地方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专栏 > 正文

嵊州市深挖“小吃经济” 串起城乡融合“共富链”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9-04 14:17

小吃是嵊州市的一张金名片,去年以来,嵊州市以“小吃全产业链激活城乡融合新机制”试点项目为契机,通过推进小吃上、中、下游的协同发展,实现从种子到筷子的小吃全产业链追溯模式,提高城乡要素流动配置效率,打造具有嵊州辨识度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标杆,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嵊州小吃从业者超8万全国门店超3万,年产值140亿元。嵊州市被评为中国小吃文化名城,浙江美食地标“小笼包之乡”,嵊州市地方小吃“创富增收”模式探索被列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

一是向“新”求变,做优生产链。实施嵊州小吃原材料提优工程,依托国家级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开展“种业攻关”,创新“共生、轮作、间作”等农作模式,鼓励农民选育小吃原辅料优质品种。建设“农产品原材料产业园”,创新编制嵊州小吃的原材料标准,向外拓展优质小麦面粉基地,向内建立年糕和榨面等原料可溯源生产基地,带动配料等相关辅助产业的生产。目前“看禾选种”展示基地已超1000亩,累计展示水稻新品种3000余个次;大型葱种植供应基地已落地,小笼包产业仅市内企业原材料供给量约为葱5吨/天、猪肉35吨/天、面粉75吨/天,合计经济产出130万/天。

二是向“精”发力,做强加工链。2023年,出台《小吃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和《小吃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提出至2025年底,实现年产值“双百亿”即市内、市外各100亿的目标。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积极培育小吃加工制造企业,推动“小笼包、炒年糕、榨面”等百余种美食的精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已建成小吃产业园3个,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目前已有5家企业入驻。协助企业开展天猫、京东、抖音等数字化营销,推动小吃产品与盒马、明康汇等商超销售渠道的联动,支持小吃跨境出海拓展国际市场。打造多层次城乡共建共享“嵊州小吃”品牌,注册嵊州小吃集体商标,共建嵊州小吃国营旗舰品牌,制订和推广6项嵊州小吃团体标准,实施“大嵊归来”嵊州小吃全国统标工程。目前全市共有SC认证小吃企业63家,其中规上企业3家,其它小吃企业123家;已完成统标5147家,门店营业额同比增长20%以上,在杭州等地建成旗舰店9家。

三是向“优”提质,做深服务链。围绕小吃全产业链人才需求和用工需求,采取“政府买单、免费培训”模式,利用农民培训学校以视听、实操等方式开展小笼包制作、面点制作等课程,支持农村小吃制作大师、名师、技能人才的培养。推进“小吃产业+”,通过助推氧气BAOBAO音乐节、绍兴马拉松赛、上海人才周等活动,使小吃与文商旅体产业深度融合,与厨具、竹编、茶叶等产业协同发展,推进资本、人才、技术进村,同时带动进城农民工、低收入农户等就业。实施小吃普惠金融服务,构建政府、协会、银行、保险多方联络协调机制,已为2000多户小吃从业者提供贷款3.58亿元。构建物流云仓,实现工厂和门店原料统配统送,培育干冰、泡沫箱、包装袋等配套服务企业。目前已举办培训225期,培养带动小吃中高级技工和专门人才就业上万余人,“嵊州小笼包师傅”入选“浙农促富”十大品牌。

【责编 李媛】

践行师德师风 勇担职责使命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9-13

时代呼唤艰苦奋斗精神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5-24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