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没有真理,任何人都不能让我低头!

2023-01-11 15:49 作者:邓丽君 王 爽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纪念张爱萍同志诞辰113周年

 2003年7月5日,开国上将张爱萍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问君此生曾虚度,十五走上革命路。风云变幻漫妖雾,冲天怒,梦怀青萍天涯逐。铁牢狱火锻钢筋,枪林弹雨无反顾,建设祖国不停步。无媚骨,自揣年华未虚度。”张爱萍的这首《莫停步》,也是对其一生的概括和总结。

诗中的“青萍”是宝剑之名,在张爱萍看来,剑无血腥之气,却凝聚历代之英风。当年他抱着“举剑走天下,砍杀天下不平”之志,将自己的名字改成“爱萍”,所以,爱萍即爱剑。

此后,漫漫革命路,他从未光阴虚掷,他以救国救民为夙愿,不顾个人安危,转战大江南北,屡建奇功。解放战争初期,他在指挥部队破击津浦铁路顽敌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不得不被党中央送往苏联治疗。待伤愈回国时,淮海战役已接近尾声,错过解放战争最重要的阶段,也成为张爱萍人生一大憾事。

在随后的渡江战役中,张爱萍被任命为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不仅开创了我军第一支海军,且开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军校和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机构。我军历史上唯一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辉煌胜利,正是在张爱萍担任总指挥的情况下取得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张爱萍历经数度沉浮,“文革”被关押5年,复出后又因抵制“文革”错误,再次被打倒,直至粉碎“四人帮”后才重新复出。他为新中国铸造导弹和原子弹的“长剑”倾尽心血,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总指挥,也是“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的领导者,如今,我们更加先进的导弹、卫星等获得的巨大成功,与其当年打下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

张爱萍在解放军将领中是有名的“硬骨头”,素以耿直闻名,他著名的“四不畏”便是“不畏天命,不畏大人,不畏圣人言,不畏权势。”他曾讲,“没有真理,任何人都不能让我低头!”

就是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将军,却有着烈火般的诗心,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战地摄影家,战争年代曾拍摄照片上千张,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记录。在我军开国上将中,他是唯一出版了诗词、书法、摄影合集的将军,其合集甚至被译成英文在海外出版发行,这也是其人生征程的历史见证。

“战将风骨,战士心态,战斗诗情永澎湃,赤心安邦铸神剑,敢言真理坦襟怀……”张爱萍与世长辞后,华东海军的老同志们泪流满面地写下挽联。巧合的是,他的妻子李又兰同样是93岁辞世,夫妻均高寿且同寿,实为罕见。

1945年,张爱萍、李又兰夫妇在淮北半城杜巷新四军4师师部合影

可以说,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张爱萍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非凡的气节——“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儿子张胜对张爱萍的人格和性情曾写下如此评语:“父亲是一个刚烈的人,一个透明、率直的人,一个孤傲的人,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

一个“天真”,道尽了对理想的义无反顾和赤诚之心。

1910年,张爱萍出生在四川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一个农民家庭,15岁投身革命,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均凭机智与不屈冲破铁窗。当时,各路军阀都对布尔什维克进行打击和杀戮,张爱萍的选择无疑是冒着极大危险的。

可刚刚参加革命不久的张爱萍,就毅然选择了奋不顾身。第二次作战,需要渡过一条河与敌人交战,他一马当先,跳进水里,要知道,他并不会游泳,差点被淹死。第三次作战,在追击敌人时,左臂中枪,他却依然穷追不舍,没想到,子弹在手臂爆炸,伤及大动脉,血流不止,一度昏死过去。战友以为他牺牲了,伤心不已,准备安葬,好在途中,遇到一位土郎中,认定他没死,遂为其止血,才保住性命。

晚年时,张爱萍回顾从军生涯,发现自己竟死里逃生了九次。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他对中国革命的奋斗之心、期望之心,都毫无保留地体现在了自己的行动中。

长征途中,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大战老鸦山、保卫遵义城,及抢占白层渡、金沙江堵敌、青石嘴痛歼敌骑兵等著名战役中,他率部英勇战斗,冲锋在前。抗日战争期间,他与战友一道,领导盐阜地区军民粉碎了2万余日伪军的大“扫荡”。1944年9月,他率部转战徐州以南、津浦路东西,连续收复失地,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作出重要贡献。1955年1月,他指挥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了一江山岛并解放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

打仗时,张爱萍有一个“将有三忘”的座右铭,即“出家忘妻,出门忘乡,出阵忘身。” 长子张翔快6岁时,才见了父亲第一面,这“三忘”着实为一种大义凛然,一种舍生取义的慷慨。

数十年为革命出生入死,张爱萍嫉恶如仇、刚正不阿。

1959年8月,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轮到张爱萍发言,他只说了些诸如彭德怀有时骂人、训人之类的话,只字不涉及“反党”之类的政治话题。庐山会议结束后,一些与彭德怀同机来庐山赴会的大员们像回避瘟疫一样,以种种借口不愿登上彭德怀返京的飞机,只有张爱萍毫无顾忌,坦荡从容地陪着彭德怀乘机回京。在飞机上,他一如既往地与彭德怀寒暄。后来,陈毅听说此事后赞叹道:“爱萍将军有翼德之风!”

早在1964年时,张爱萍前往甘肃酒泉原子弹基地视察,听说基地一些领导打算拨款30万修建林彪纪念亭,张爱萍立马拒绝,并严厉说道:“没有这个必要,花这么多钱,还不如建一个汽水厂或者冰棒场呢。”当时林彪名气很大,张爱萍这种敢于批评的精神十分难得。

“文革”中,林彪提出“学毛著要立竿见影,”张爱萍却在公开场合说:“晴天立竿可以见影,阴雨天怎么能见到影子?林彪的这句话不符合科学,是不可以写进文件的!”他的直言使其很快被定为“国民党特务”,几乎每天都要接受批斗,有一次,造反派挥着铁链要鞭打他,他无所畏惧地举起板凳坚决反击,事后,他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即便身陷囹圄,也从不低头、不检讨,更不揭发别人,坚守做人的气节。有人从监牢中夹带出写有他字迹的纸片,上面写着:“咬紧牙关,战胜屈辱”“站着死,不跪着生!”由于下笔用力极重,纸片被戳得满是窟窿。

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特别是政治运动中,张爱萍的态度从来都是鲜明的,他讲:“我谁也不跟,我只跟随真理!”

大家都说,张爱萍像石头一样,撼山易,撼他难。秘书提醒他,“太硬了容易吃亏”,他却严肃地讲“我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是准备吃亏的,怕吃亏能干革命吗?”一句话便将世故和圆滑一扫而光。

坚持党性,坚持真理,这是张爱萍做人的原则,终其一生,他都是坦荡无私的,就连细小的事也从不打破做人准则。

1987 年,张爱萍去四川视察军工企业,到达家乡达县时,当地政府考虑到他参加革命后58 年没有回过家乡,便安排丰盛宴会,请来他的亲属。没想到,这一安排让张爱萍非常生气,“哪能用公家的钱招待我自己的亲属?这绝对不行!”自己的亲人已多年未见了,大老远跑来看他,饭都没让吃一口,张爱萍心里觉得有些难受。第二天,他轻车简从,自己回到家乡,一家一户地拜访、叙旧,让家乡父老深受感动。

他的一生两袖清风、光明磊落、肝胆照人,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持原则、无私无畏的铮铮铁骨。

卓越的功勋——“我们都是科学家的服务员”

1999 年9月18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央授予23位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表彰大会上出现感人一幕,荣获功勋奖章的科技专家,不约而同来到张爱萍轮椅前,用“领导有方,功当居尊”来表达对这位老首长的敬意。

当年张爱萍受命担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总指挥,“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的领导者,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一道,长期工作在荒漠深处核基地,他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有口皆碑。

张爱萍在核试验场区视察

1963年春,核研究所从北京迁往青海,张爱萍在动员报告上讲:“一个人来到世上,无非两条路,一是要做官,一是要做事。要做官的,你们就留下,我那里无官可做;要做事的,就跟我走!戈壁滩上能做成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天苍苍,野茫茫,到处青山埋忠骨。愿意跟我走的,现在就签名!”不少大科学家被这番话打动,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那时候的戈壁滩,条件艰苦,物资匮乏,每次妻子托人给他带去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水果,他都分给科学家们。核试验前夕,科学家都非常紧张,他就带着大家去参观试验厂附近的古迹,让大家放松。当他发现“两弹元勋”邓稼先身体突然消瘦时,便立即陪同前往医院检查。在邓稼先手术期间,他不顾自身年高体弱,一直在手术室外守候。邓稼先病逝后,他专程从外地赶回,亲致悼词。很多科学家将其视为知己。

为充分发挥科学家们的积极性,在“两弹一星”研制中,张爱萍摸索建立了“两条指挥线”制度,一条是行政指挥线,一条是技术指挥线,行政指挥线主要做组织保障工作,技术指挥则设立总工程师,放手由科学家和专家来担任。后来,他又建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让科学家能够充分表达意见,充分享有指挥权和领导权,这一制度已成为我国国防科研工作的宝贵遗产之一。

鉴于“文革”造成的不良风气,科学家们心有余悸,他多次向大家表示:“任何时候我们都是科学家的服务员,我们是做服务保障工作的。成功了,是科学家的功劳;失败了,则是我们的责任。”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张爱萍不顾个人安危,坐上了新改装的伊尔—12 飞机,亲自去了解核爆取样的情况。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劲夫曾回忆,张爱萍在生病的情况下,仍带着氧气瓶到基层去检查。一个一个焊点,一个一个螺丝钉,一个一个零部件,都要检查到。所以在他的领导下,工程质量很高,事故很少。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张爱萍(右一)在试验场向周恩来总理报告喜讯

国防科工委曾流传一个说法,无论什么试验,张爱萍到场肯定成功,大家都称其为“福将”,而他却讲,“没有窍门,一是下去,二是过细。”原子弹模拟试验时,他发现按钮按下去时,表盘上有个指针抖了一下,就追问原因,其他人都没在意,但他就抓住不放,让大家好好查查,结果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有个虚焊点。在东-5航天运载火箭发射前,检验部门说油路上好像有个阴影,张爱萍要求彻查,最后是七机部的一位副部长,亲自爬进发动机舱里,拿着检查胃镜的仪器查看,是一根鞋带,要是上了天,堵在油路里,不堪设想。

张爱萍抓一项工作时,除高瞻远瞩、统筹把握外,对于影响全局的关键环节,绝对一抓到底。此后,一系列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和体系,也正是在他的指导下得以建立和完善。

1980 年5 月18 日,中国成功发射洲际导弹。70岁的张爱萍挥毫写下:“今日雕弓满月,敢平寇蹄狼烟。”

很多人还记得,邓小平复出主持军委工作不久,便有意让张爱萍出任“军委秘书长”一职,当时张爱萍的职务是军委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工委主任,面对更高的职位,张爱萍却推辞了,他对邓小平讲:“军队,说到底,最根本还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这非一朝一夕之功。从目前高级干部的现状看,搞军事行政工作的不乏其人,但搞武器装备、抓国防科技的要少得多。我从1956年起就开始协助聂帅抓这一摊,我认为在这方面比做你的助手要更合适些。我今年67岁了,再干3 年吧,争取把我军装备搞出个样子来,交给你!”

当时,张爱萍刚刚确定了国防科工委的“三抓”计划,即洲际导弹、潜地导弹、通信卫星,“三抓”也是“两弹一星”前期工程的继续和发展。他向党中央、中央军委立下军令状,保证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拿出来,这对于年事已高的张爱萍来说并不容易,但他将其看作人生的最后一搏。

“东风”5号是新中国的第一枚洲际导弹,是张爱萍“三抓”中的“第一抓”,随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和地球同步轨道静止通信卫星,也分别在1982年和1984年发射成功。可以说,他为当初的“军令状”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也使得中国战略威慑力量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核大国。

1987年,张爱萍的退休报告终于得到批准,几天后,他便让人将军委的办公室腾退,“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是张爱萍的人生态度。

在中国综合国力不强的时代,张爱萍率领科学家研究出世界少数国家所掌握的核技术,不仅打破了核垄断,也保卫了国家安全,更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正是中国比任何发达国家,以更少代价,更短时间,取得更大成果的关键所在。

(2022年第02期)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