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到庐山,
不能不想起陶渊明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到庐山,
不能不豪唱李白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
到庐山,
不能不感受苏东坡的: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叹;
到庐山,
不能不敬颂毛主席的:
“热风吹雨洒江天”;
还有:
“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壮丽诗篇。
……
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
一万六千首诗词,
构成了特有内涵。
从这个角度来说,
庐山也是一座诗山。
( 二 )
到庐山,
领略了风光无限,
感受了变幻万千,
遥看了长江鄱阳,
拥抱了三宝柳杉。
那锦绣谷的气象,
那仙人洞的香烟,
那如琴湖的碧波,
那三叠泉的飞溅,
那五老峰的落霞,
那含鄱口的壮观,
……
这一切,
都给了我震撼!
但回思细想,
还是芦林一号,
给人更多的感染:
那是伟人刻在庐山永存的纪念!
( 三 )
在庐山,
是疗愈,
还是消遣?
是寻觅,
还是静观?
是感悟,
抑或结缘?
各有各的判断;
各有各的思辩。
任何一座名山,
都有自己的概念;
任何一山出名,
都有气度的非凡。
今天看庐山,
多少是是非非,
多少恩恩怨怨,
在历史的天平上,
早已决出轻重长短。
然且,
历久弥坚的还是:
一一正大高宽!
( 四 )
在庐山,
仰观俯察之间,
石墙红瓦若隐若现,
茂林密丛掩映着:
错落的别墅,
生苔的青砖。
可谓建筑的博览,
可谓高山地标线。
每一栋都有过往的故事,
每一处承载着苦辣酸甜。
甚或,
近代历史的走向,
从这里策变。
一一美庐,
一一仙岩旅馆,
一一庐山大厦,
……
微缩着风云际会的证见。
( 五 )
在庐山,
视线被遮挡的是:
松一一松一一松,
杉一一杉一一杉。
它们那么挺直,
它们那么参天;
它们威武列阵,
它们整齐并肩。
就像阅兵方队,
抬头挺胸向前!
庐山的松林杉林,
那叫一个宏阔伟岸!
还有粗壮高大的法桐,
遮阳避雨,
游人不用带伞。
至于那花径的灿烂,
白司马一千年前,
就曾赋诗醉眠。
( 六 )
空气中的庐山,
凉中浸着湿,
清中透着鲜;
云烟中的庐山,
峰峦忽明忽暗,
楼台若隐若现;
清溪中的庐山,
映照着云天,
水跟着人转;
蝉鸣中的庐山,
在峡谷里回旋,
从早唱到晚。
……
人还没有离开,
就已开始想念!
怎么办?
只好走进那个专设的电影院,
再看一场《庐山恋》!
2025 / 8 / 13 记于庐山
【责编 李媛】
人民网2024-11-04
人民网-人民日报2022-06-22
新华社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