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人生 > 正文

中韩交流的笔墨使者:国礼书画家刘文珍的艺术世界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10-10 15:28

刘文珍,字逸臻,斋号丹桂堂,1961年生人,现居北京,祖籍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原馆陶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共党员,毕业于邯郸学院美术系,大学学历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清华美院霍春阳首届美术理论课题班研修员,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注册中级教师、文化部《技能人才库》全国高级美术师,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委员。2024年7月8日,中名联国礼书画家刘文珍应韩国国会邀请参加在韩国国会举办的“中韩建交三十二周年纪念书画艺术交流展”。

刘文珍出生于书香门第,受父亲熏陶,自幼喜爱书画,把追求书画艺术视为一生最大的梦想,从二十岁走上工作岗位,就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一直笔耕不辍,学习研修书画,坚持创作,把自己的前半生四十多个岁月都奉献给了自己喜爱的书画艺术事业。刘文珍的书画作品,秉持中国传统,坚持临习古代经典,师从霍春阳先生,深受霍老师爱戴,收徒于门下,成为霍春阳师傅的得意门生。绘画风格上,强调书法用笔,书和画相得益彰,诗书画印布局考究,敷色于笔墨,构图别致,笔墨精到细腻,惜墨如金,努力做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书卷气,文人气,高古典雅,清新华美,气韵生动,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展销活动,在北京举办霍个人展,二人展,霍春阳徒弟五人展,霍春阳入室弟子师生联展,也积极参加和举办了一些文化艺术交流,义拍义卖,救灾募捐等活动,其作品被很多国内外文化机构,驻华大使馆,国际友人,书画爱好者,收藏家收购收藏,作品遍布祖国大疆南北,如人民大会堂,清华美院,中央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博物馆等机构,香港特区,台湾省,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际友人收藏,做为国礼被外国住华大使馆,如喀麦隆大使馆,贝宁大使馆,刚果金共和国大使馆,中非共和国大使馆永久收藏,并被授予中非文化交流使者荣誉称号。其个人事迹,书画作品也被多种报纸专业刊物刊登报道。

取法两宋雅韵,复作书卷气质

——记著名书画家刘文珍

书画传统莫不过既有家学洗礼,又有天资加持。在当代书画界刘文珍先生之所以成就了金书锦画,就是因为学家助其力,天资成其功,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书画的气质灵魂,历经四十余载的学习、教学、研究、创作,在书画修养上不断登高,成为当代文人书画的典范人物。

取法两宋文人画的小品格调,是刘文珍书画作品的显著书卷气质特征。他深度解析两宋时期的文人书画的脉络,边习边悟,不断把来自历史深处的书画典雅气质与浓郁的书卷气息收归心田,散播于笔墨,悟得精髓融入自己的创作,让他的花鸟、山水等等作品,无论巧妙构图还是意境营造,都表达出古雅可鉴的韵味,不断将当代书画作品与文人雅士辈出时代贯通,达到了借古开今的高度。

看其画必然发现刘文珍先生作画笔触精湛,写意花鸟每落一笔都饱含着对物象的精准把握与独特文化理解,兰花的生态美与君子风度一挥而就,鸡寓五德的文化符号得以生动的具像化,这些作品都基于线条流畅且富有变化的勾勒塑造,或刚劲有力,轻柔细腻,灵活多变,良皴优擦,将天地万类的形态生动地展现出来,尽显笔法的无穷魅力。

笔与墨色统一,刘文珍先生用墨设彩同样得心应手,善于运用墨与彩的浓淡干湿变化,营造画面丰富的层次感与滋润感,墨与彩色交融犹如自然天成,意境妙,使兰花、葫芦、荷花、柿子、牡丹、芙蓉、紫藤之姿都有清雅高洁的本质,给出最超凡脱俗的感受。这种意境营造是刘文珍书画的灵魂所在,以让作品的形态美与文化美互为表里,深刻表达宁静悠远、天人合一的意境,让读画者心灵也得到净化升华。

他作品里的书法题跋或是专门的书法创作也充满文人作品的书卷气质,信札体行草书法展现出深厚的功底与鲜明的书如其人的样态。师者儒雅,书道自如,字字呼应连贯,书法的节奏韵律始影相随,既有严格的书法法度,又融以书抒情的洒脱,起笔落笔尽是文人的雅趣,文化的高贵! 

取法两宋雅韵,复作书卷气质。文人书画大家刘文珍先生,在书画文化弘扬方面成绩斐然,育书画桃李满天下,经常受邀参加书画作品交流展,众多弟子脱颖而出,诸多作品被珍重收藏,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书画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化交流传播使者,不断为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助力推动,他的艺术行动不是闭门造车的狭隘,而是积极融入时代的大格局,因此给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新贡献!

著名书画评论家 石锋

 2025年3月6日

【责编 李媛】


一苇渡江 独辟蹊径:陈华民开创芦苇画新境界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13

宋秀林——融汇诸家、刚柔并济、自成书风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11

刘力铭——笔墨传道 艺誉四海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11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