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海,1961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山水画家,界画家,书法家。书法本科毕业。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美中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形象大使、大召书院院长、中国东方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从师于北京画院著名画家古一舟、潘素,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田世光、黄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俞致贞,刘力上教授,国家画院著名画家何海霞,以及著名画家张伯驹、许麟庐、卢光照、刘松岩、杨楠基等。擅长楼台界画、山水、花鸟兰竹、书法创作。书法本科毕业。代表作《颐和园图》《滕王阁图》《长城》出版多部个人画集。2005年9月出版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当代美术家高福海》专题邮票一套16枚,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广播电视大学联合摄制播出教学片《高福海彩墨山水新界画》(光盘8盘)。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新华社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经济日报》《美术报》《中国文化报》《欧洲时报》《新欧洲新闻》《美国纽约星岛报》《明州时报》《侨报》等数以二百计国内外主流媒体制作专题、发表文章进行评价。建国五十周年之际,他创作大型楼阁界画《颐和园图》在天安门上展出。2001年创作界画《松鹤楼阁图》,入选“联合国世界和平大展”。曾在北京、山东等十余省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在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比利时等国家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览
2008年为中国驻欧盟使团大宴会厅绘制四季山水画,及为中国常驻联合国粮食机构代表处(罗马)绘制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并为中国驻马尔代夫、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塞内加尔、罗马尼亚、几内亚、贝宁大使馆和驻意大利佛罗伦萨、俄罗斯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绘制巨幅国画;曾为比利时驻华大使馆创作国画《江南水乡》。201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席赛巴斯汀先生为中国画家高福海颁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金奖和荣誉证书。
2018年9月应美中高峰论坛之邀为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先生绘制大幅彩墨肖像。2020年4月份历时三个月之久 创作3米 Ⅹ 7米巨幅界画山水《五台山胜迹图》,为中国界画之最。2021年5月22日在北京世纪来美术馆举办“华美蕴章 颂歌中华 中国楼阁界画大家高福海艺术回顾展”。同年10月为中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创作国画《长城雄姿》。2022年创作界画《颐和春晓》(330cmX130cm)。工笔界画《颐和园图》(135cm Ⅹ 70cm)。2023年2月出席2023 年2月4日澳洲华人华侨春茗联欢晚会,并应邀题词“两岸一家亲 共叙华夏情”。
2024年4月创作三幅书画参加由北京世纪来美术馆、天津大风堂画院、河北大风堂画院在河北隆尧美术馆主办的《纪念张大千诞辰125周年京津冀大风堂书画联展》。
2024年7月为应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召寺赵九九住持邀请为大召寺创作楼阁界画《大召无量寺胜境图》136cmX69cm。
2025年4月创作工笔界画参加在天津举办的纪念张大千诞辰126周年京津冀大风堂书画联展。2025年6月于海南澄迈县创作大型壁画《竹海听泉》5.2米X7米。
黄 涓
乔布斯说过,最伟大的事物叫细节。而细节,足可以表现事物的伟大之处。
在中国绘画史上,由于受特殊的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山水,花鸟、人物而言,界画通常被视为中国画的独立科目,它以精绘楼台殿阁,屋宇舟船并佐以花鸟,山石树木而呈现意象丰富的灵秀之美,也被称为楼阁界画。界画起源于隋唐,兴盛于五代和两宋。尽管历代不乏对界画家的载记,如隋朝展子虔,唐朝李思训,宋明郭忠恕、仇英及清代袁江、袁耀,民国王心镜等名家,技艺要求严谨工整,设色富丽堂皇。除了具备工笔与写意的多重绘画功力外,一幅界画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来酝酿,表现更是充满细节,尽其精微,创作难度极大,有人戏称界画家像是带着锁链的舞者,许多画家浅尝辄止,特别是随着元代以来写意文人画的兴起,界画的传承者越来越少。
当代除已故画家何海霞,黄均以外,高福海则是界画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几十年来他志刚如磐,从没放弃对于界画的热爱与创作,他维护着传统的执著与恪守,其意义就是非比寻常的,尤其是他在半工半写的界画领域的开拓与探索中,将细节表现得恰到好处,以写意山水和工笔楼阁相结合,为新派楼阁界画的开创迈出了极为坚实的一步,他认为细节是传统绘画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作品中那巍峨的器宇,简洁的繁复,严密的疏朗,细微的宏伟……从师承黄均先生,钻研古人技法到逐渐自成一格,他的作品风格具有吐纳传统,藉他山之石的创见发明与开拓。
当今画界充满着“雾霾”,高福海以敏锐而独特的视角,通过精湛的笔法表现,让观者在其笔下的景观中感受到界画艺术的宏大视野,这些作品犹如一方净土,给人以纯净又充满负离子的享受,能抚慰社会大众枯竭的心灵。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守愚,守静,是高福海为人做事的遵守之道,他自诩为愚钝之人,将自已的画室命名为“补拙斋”,取勤能补拙之意。具有天赋能力的高福海在创造过程中从来都不走捷径,他将自已的聪明收起,用笔严谨精确,细致入微,设色或施重彩富丽堂皇;或浅絳淡彩清新典雅。所做楼阁界画认真不苟,严谨精美。对于小写意作品亦是采用浓淡水墨叠加以达立体,神韵俱足,他创作的《报春图》中的梅花疏密有致,高低呼应,疏繁相衬,红花点染绽放,秀逸脱俗。梅干苍劲挺力,虬曲横斜,枝杈用墨与花瓣之红形成对照。两只山鹊,舞闹枝头,啼鸣春涧。回眸顾盼间,寓意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期盼,寄托着对友人衷心的祝福。绘画,在高福海眼里从来就是一种寄托自己才情的媒介,有时候,干脆就是他自己的化身。只有能守住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幸福和美吧!
高福海的作品,每一件都可圈可点。相比二十年前的成名作《滕王阁图》及《武当山胜迹图》,近年来的作品表现更加内敛圆融,从传统蕴内部寻找超越的动力,以“浑厚华滋”和“内美”的精神重塑为艺术创造的美学主旨,对于画面的掌握,具有其细腻,宏观和独到之处。在抒性与章矩间拿捏平衡,大作气势磅礴,凝重浑厚;小幅清隽潇洒,咫尺千里,将儒者的雅气与风骨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出其对艺术不断追求和自我生命提升的轨迹。
悠然自得,淡泊明志。年轻时的高福海舍弃了多次仕途之道,毅然放弃了出国定居的机会,面对社会的千变万化,他在补拙斋中安静地创作,乐于承受寂寞与孤独,于喧骚嘲杂,浮华躁动中保持一颗气定神闲,大智若愚之心,真所谓“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 每一次的创作他都能静心伏案,以专注描绘着遗落的心里纤毫的内容,所涉猎的书画题材颇为广泛,界画山水、花鸟、书法、陶瓷手绘皆能,并且在文学、诗词方面颇有建树。为了让作品更有丰富感和层次感,他反复构思浸润,施色以表现出令自已都感动不已的作品,他说这种精神传承于他的恩师北京画院古一舟画师、中央美术学院黄均教授的教诲,诚实做人,作画一定要极致,有感情有温度的投入,才会有回报。
自幼习画至今已近五十年,成名已久的高福海在生活中为人谦和,率真,乐观,包容,微笑挂在嘴边,幽默并且感性,是个有趣的人。他心如赤子,眼里永远看到的是光明及美好。面对高福海,就仿佛面对一本厚厚的书,让你敬重,让你深思,让你味之不尽。高福海的画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俊朗而又飘逸,清雅而又华美。了解他的朋友知道,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博大,精神常在书山墨海,古人圣贤间遨游,所谓寂寞花开,情同此理。
古人云,心正则笔正。良好的心态,正确的理念,使高福海在五十载画学瀚海中,他均坚定一个必有所成的信念。祖父曾告诉儿时的福海“上天会奖赏那些走过风雨的人”。界画的创作很复杂,周期也很长,短则十天半月,长则数月始成。在他看来做人与作画之间是一体的,为丰富自已的创作元素,他坚持每年四季外出写生,几十年来跑遍了祖国的名川大山,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山水的恭敬,胸中充满千山万壑。为了创作长城系列,他二十余次登临慕田峪、金山岭、古北口、嘉峪关等长城,搜集与写生的素材蕴含着高福海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力的热忱颂赞,他用深邃宏大的心灵涵泳着天下之美,他的这些作品犹如美酒陈酿,浓郁醇厚,清香四溢,散发着一种弥老而成熟之美。作品中那明窗松风,晏坐行吟,清谈把卷,天地山川,星河灿烂,万籁萧萧,流水作琴……这是画家用作品呈现出理想中的美妙世界啊!
赏艺常以“师”“匠”分,特别是界画领域,“匠”者临摹本,依样画瓢;“师”者博采众长,高福海对自然景物,特别是建筑表现得轻松而准确,全无呆板匠气,他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经年积淀消化,举投即显珠玑,此说在高福海不同时期的作品表现中得以印证。
《青城山》层峦叠峰,林木葱郁,纵横有序,错综多姿。构图严谨,笔墨浑厚华滋,以石青石绿着色点染,展示出山中的幽趣,全图烟云流润,气势雄伟,系高福海界画的杰作之一。《瑞雪楼阁》《雪霁佛香阁》所绘景色白雪皑皑,雄峦入云,高峰对峙,千岩万壑;寒林深处掩映着楼台殿阁,错落有致,静谧幽森,具高远平远深远之境,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气势。尤其是瑞雪的表现技法,不画一笔白粉,靠墨与色反复积染皴擦,挤出白雪的意境来,难度极大,堪称一绝。
《九洲揽胜》、《琼楼仙侣图》、《江楼夜月图》等作品在构图、宫殿建筑刻画方面均新颖独到,乘古而不泥古,汲取现代手法融而不露。《春江花月夜》、《小亭亦有月》皆是人物、界画、山水结合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突破了古代界画呆板的弱点,以楼阁亭台为主体,刻画传神。他深感祖国河山之美,其《滕王阁图》、《颐和园》、《武当山胜迹》充满激情地描绘雕梁,斗拱,飞檐,或蟠龙绕柱,或菁华帝阙,气象万千。他的山水作品构图饱满,墨色沉冥变幻,苍茫厚重,静穆博大的巍巍群山……这些代表作无疑是画家崇高人格与精神的表征,让我们体会到了高福海界画作品中的风骨与灵魂。
每幅精雕细琢的作品背后都是高福海对传统技法谙熟在心的成果,他以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和学术精神,延续着中国界画的血脉。曾几何时,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现在,那些古代的建筑已经被新时代的炎黄子孙拆除的所剩无几,仅存的千年古宅也难以在钢筋林立的现代丛林中安然自立,他呼吁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拯救正在消失的中国古建筑,于你,于我,于任何人,都是一种历史的责任。
近二十年来,他在北京已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全国美展及出国展览,赴欧洲巡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并多次获奖,作品被中国文联、天安门城楼、首都图书馆和中国驻外领事馆机构所收藏陈列。2016年6月,高福海作为首位被中美传统文化促进会邀请在美国“马斯卡廷”别墅举办画展的中国画家,并于爱荷华、芝加哥、明尼苏达州等地巡展,在中美关系因南海十分敏感的时刻,此行意义非凡。
踏平坎坷成大道,才华,勤奋,执着追求,使高福海和他的界画承接着远古,传递给未来。每一个时代,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已的领军人物,界画到了20世纪,一直在呼唤它的领军出世,高福海的出现,虽有机缘巧合,但确是天降大任,是界画文化发展承前启后峰回路转的必然结果。五十年,是一个历史的维度,他经受住了艺术和时间的双重检阅,他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我们深信五十年的曾经只是一个开始,描绘飞阁流檐的高福海终将被另一个未来的高福海代替。最后,借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作为总结吧!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13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11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