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资讯  > 正文

新书推荐 | 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好读物《抗战烽火中的好发明——战法与武器》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王兆东 2025-08-14 12:53

内容介绍: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烽火中的好发明——战法与武器》是纪念抗战胜利宣传活动中的一朵小小礼花。

《抗战烽火中的好发明——战法与武器》从三个角度,描写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敌后军民在游击战中的英雄人物与发明创造:一是新的战术发明;二是在游击战中的具体发明创造;三是军工专家们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创意发明。全书共分七章: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军工战和发明方法。

第一到第六章,设计了烽火英雄、烽火中的好发明、发明思维大讨论、创新迁移前景广四个栏目。

抗日游击战的英雄人物有如地雷战中爆炸英雄赵守福、于化虎、李混子、地道战中的刘傻子、麻雀战中李殿冰、水上游击战中的芦荡英雄赵波、铁道游击战中的飞虎英雄洪振海军工战的兵工泰斗刘鼎,等等。

其中,刘鼎是红军第一门火炮的制造者,亲手研制出35毫米小钢炮。他还亲自设计与绘制枪械、五〇小炮及炮弹的草图,并组织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反复进行研制,在太行山组织开展八一式步枪单响短枪、枪弹发射药、烈性炸药、火炮和炮弹的批量生产,保证了部队作战的需要。

书中介绍了很多实物发明,如用尿制作炸药原料,用石头、陶瓷等制造地雷,制造延迟爆炸地雷、反探测地雷、压力地雷、老鼠夹地雷;地道战中双层地道、“五防”地道——防火防毒防烟防水防破坏;武器如水雷、扫帚炮等。

第七章集中讲述发明方法,集中梳理抗战中的好发明的科学原理与创新思维,探索其在当代的延展应用。

本书以抗日游击战中英雄军民以及军民的发明创造案例为故事,讴歌伟大的抗战精神与创新精神,解析其中的创新思维,拓展创新思维的未来应用,落实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与创新能力,是一部传承红色基因与科普教育融合的好作品。

作者介绍:

编著高云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航天航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但任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主任。

曾两次参与我国太空授课的论证等工作;参与全国义务教育《科学》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审查工作。

曾经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十大科学教师;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开发的MOOC课程(理论力学、创客培养)入选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发课程”。

编著高斯玥:哥本哈根大学全球发展硕士,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及自然战略研究。

曾赴乌干达难民营(非洲)与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亚洲)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曾为国际经济组织丹麦工业联合会(DI)、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SR)及安永(EY)提供自然风险评估与气候行动框架咨询服务。

在文化与传播领域,曾深度参与中央电视台《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纪录片筹备,参与脚本撰写与采访协调,以学术视角融合历史与科学叙事。

顾问刘文山:刘文山,兵工泰斗刘鼎的儿子,曾受聘为北京市朝阳区党校特聘教师。

【责编 李媛】 


墨润竹笔情 诗联映初心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19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