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资讯  > 正文

中意炎黄教研中心郑明武:中华文化是炎黄子孙根脉相连的纽带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11-14 13:13

在佛罗伦萨这座文艺复兴的摇篮之城,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从未停歇。意大利中意炎黄教研中心、炎黄体育俱乐部负责人,东莞理工大学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客座教授、意大利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永远名誉会长郑明武,以侨为桥,用十余载光阴深耕中意文化交流沃土,在海外筑起了一座弘扬中华文脉、联结两国情谊的坚实桥梁。

郑明武于1995年旅居佛罗伦萨开启了他的异国寻梦之旅。在创业守业的过程中,他始终怀揣着"让中华文化在海外生根结果"的初心。眼见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拓展,他萌生了创办专业文化交流平台的想法。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筹备,2016年6月18日,意大利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这也是欧洲乃至海外首个以“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的侨界文化团体。成立庆典上,郑明武与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简汉生共同签署了《两岸炎黄子孙共同推动海外中华文化发展合作协议书》,郑明武握着简汉生的手说:“不管身在何处,炎黄子孙的根是连在一起的。”

《两岸炎黄子孙共同推动海外中华文化发展合作协议书》签字仪式

作为创会会长,郑明武带领研究会走出了一条多元立体的文化传播之路。为让侨二代传承中华根脉,他牵头创办炎黄中文学校,积极促成学校与当地市政府签署教育合作协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让海外华裔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筑牢文化根基。在他的推动下,意大利炎黄会不仅率团回国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更主动走进意大利主流社会,通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被更多当地民众熟知与喜爱。在两届任期内,他始终带领会员勤勉务实,积极参与住在国与祖籍国的社会活动,力促中意多领域深度合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创会宗旨。

在教育与体育领域,郑明武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牵头创办中意炎黄教研中心,琢磨着“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又主动对接佛罗伦萨西部体育俱乐部,推动教研中心入驻,让孩子们既能学知识,又能参与体育锻炼,在动静之间感受多元成长。而促成佛罗伦萨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的合作,更是他耗费心血的得意之作。那段时间,他往返于两所高校之间,请人翻译资料、协调时间、细化合作细节,终于推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文森佐大师工作室”顺利在东莞落地,师生互访、科研合作也跟着启动。“看着两国年轻人一起学习交流,就知道这些奔波都值了。”他笑着说。

东莞理工学院代表团访问炎黄教研中心并与佛罗伦萨西部体育俱乐部(FIRENZE OVEST)签署合作协议

作为炎黄体育俱乐部负责人,他通过协办青少年运动会、签署国际体育合作协议等方式,让体育成为中意青年友好交往的新载体,让友谊在赛场之上生根发芽。疫情期间,他更带领炎黄会双线抗疫,既向祖籍国捐赠医用物资,也向意大利相关部门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诠释"天下大同"的中华美德。

佛罗伦萨西部体育俱乐部成员与东莞理工学院访问团成员合影(后排持扇者为郑明武)

郑明武的文化热忱,更体现在对佛罗伦萨华星艺术团的扶持中。2017年华星艺术团成立之初,面临着场地选址、经费短缺、演出资源不足等多重困境。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主动牵头相助,从艺术团的选址规划到为解决首届华人春晚的经费难题,他多方奔走联络侨界与当地友好人士对接相关资源、协调技术与资金支持,让华星艺术团得以快速站稳脚跟,逐步成长为中意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为郑明武(左)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从文化传播到教育合作,从体育交流到公益援助,郑明武始终践行着"当好中华文化海外代言人"的誓言。如今,虽已卸下炎黄会会长职务,成为永远名誉会长,但他播下的文化种子已在意大利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他常说:“我只是做了一个侨胞该做的事。”但正是这份“该做的事”,让炎黄精神跨越山海,让中华文化在文明互鉴中绽放出持久的光芒。这位深耕海外的文化使者,用坚守与担当,书写了一段侨心向国、薪火相传的动人故事。(老林/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 岳钊恺】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