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名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海名家 > 正文

画家盛杰远作品赏析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3-11-09 18:49

盛杰远,字钱塘,号石空山人。1932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1949年5 月考入以陈毅元帅为校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军事政治大学并毕业;195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区队长、政治干事、政治教导员、 宣传科长、福州军区文 化处长、俱乐部主任、 南京军区美术创作员、 享受正师级待遇;1988年离职休养于福建省军区福州第二干休所。 曾荣立三等功五次 , 荣获中央军委1988 年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一枚。军旅专业画家;中国 美术家协会资深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高级文化艺术传承师;中国红旗将军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

少年时代曾受潘天寿、林风眠、刘开渠当代艺术前辈之熏陶,后又受陆俨少、程十发、郑乃珖等名家的亲传口授,结识中国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相互促进。致力于中国山水画,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水墨与彩 墨探索数十年,成就卓著。其作品个性突现、 雄浑华滋、气韵生动、 品味高尚、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学术性、前瞻性和本我性,系当代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中国山水画家之一。

1991年《红石谷》《天地玄黄》参加秘鲁国家博物馆当代中国名家美术作品邀请展,作品被收藏。

1992年《山魂》入选香港中文大学美术系当代国际水墨画创新与发展邀请展;《寿而康》获全年“保健杯”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1993年在中国香港铜灿艺术馆举办盛杰远画展;《山韵》参加中国台湾台中首都艺术中心93年中国墨彩新脉动大型联展。

1994年在香港艺术馆举办彩墨山水作品个展。

1995年出席香港市政局主办的《20世纪中国绘画研讨会》,在福州举办《95盛杰远、陈书瑛墨彩近作展》。

1997年《归航》彩墨画参加中国文化部迎接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东海卫士》获省建军70周年大型书画作品展优秀奖。

1998年《孺子牛》等5幅中国画作品义卖得款捐赠南京军区抗洪救灾。

1999年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授予“东方之子”荣誉称号。

2000年《盛杰远·陈书瑛伉俪画展暨画集》首发式在福州画院举行。

2001年《屹立千秋》入选南京军区纪念建党80周年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2年被南京军区授予“老干部书画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4年深圳市虫二斋美术馆举办《著名军旅画家——盛杰远山水画展》。

2005年任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烽火岁月》被《解放军报》刊登。

2007年由西泠印社主办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盛杰远、陈书瑛、盛雄远》中国画联展。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中华腾飞》《江山多娇》两幅作品所得善款5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灾区人民;在厦门中国伯雅艺术馆主办《盛杰远画展》。

2009年《解放军画报》第八期刊登盛杰远画作专版。

2010年受聘于北京中国红旗将军书画院为荣誉院士;文化部艺术人才研究中心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1年受聘于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国韵文华书画院为特聘书画家。

2012年《青山如画》入选福建省美协举办的《意之大者——首届福建省写意画展》;获奖作品《根》《第40个春天》参加庆祝福建画院成立30周年画展;发表论文《浅谈中国画的意境美》,出版《盛杰远画选》。

2013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国画艺术名家集粹——盛杰远》;《盛杰远画展》在杭州唐云艺术馆隆重举行;《美术报》刊登专版介绍《盛杰远回乡国画展》;上海松江程十发艺术馆主办《盛杰远中国画作品展》并出版画集。

 

近日赏读盛杰远先生的系列画作,浓郁、清新、静谧的诗意之美令笔者耳目一新,其画作完全有别于传统图式,呈示出的是西画的构图和意境,但又具气息纯正、空灵洒脱的东方水墨情趣,更有一种令人直指灵魂的感悟。

盛杰远先生在他的作品中追求的是生命和自然的大美,他遵循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他的作品题材与风格与传统及他人迥然不同,呈示着独立特行的艺术个性;其作意境宏阔、深邃,色墨交融,既有西画的逼真,又具中国水墨艺术的气韵和气质,同时,他注重在万千变化的诗意生活中体悟造化之道,以艺术家的情怀去表现自然之美。从其作品看出,他巧妙地引入彩墨写意之境,在画面中,画家的笔墨表现功能、传情功能、形式美功能,三者兼而有之,溶为一体,从而使其作品流露出奇崛丽清之风神。读来如同诗歌散文,画中藏意境,画外有余音,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气息,耐人细品;他追求笔墨情趣且格调清纯,其作远观对比强烈、富有视觉力,近之笔墨精致,丰满充实、严谨精当,从中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水墨的无穷魅力,又能探寻到他在执著创新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时,他的作品中有股扑面而来的文人高雅气质,乐观、洒脱、平和、天真无拘和超凡脱尘,其作题材源于写生而多鲜活、宁静之态,清绝妙远,自得天趣,有虚无飘逸之情态,画家能在万千变化的诗意自然中体悟造化之道,把在创作中流露的细腻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微妙流转之中,随物宛转,与心徘徊,表现出浓郁的自然风情和生命之美。

中国水墨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并建构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东方以致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但由于只强调逸笔抒怀,不求形似的笔墨,缺少题材的创新和现代审美意识的表达而制约了其发展。当代中国画作为传统的视觉表现形式,应如何传承与发展,对当代国画家是一次大的考量。盛杰远先生又一次通过他的创造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他用自己的卓尔不群的画作证实了中国画独具的东方哲学意味和水墨世界的无穷魅力。

恽南田云: “笔中之笔,墨外之墨,非高人逸品,不能得之,不能知之”。从中国水墨画的笔墨能体悟出高品格,体现出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也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从形式到观念上的巨大差异。盛杰远先生的作品在章法、笔线和色彩上均有独创,讲究构图和色墨的对比与协调,讲究笔线的洗练和曲折变化,讲究色墨的浓淡关系,笔线与墨色的律动与节奏,赋予了他作品以情趣和神韵。其用墨着色处处体现整体和谐、雅致的原则,对比显明,色墨多是水灵灵的,丰沛的,湿润的,尽显空灵奇崛、宁静典雅之气,画面浓淡互为映衬,见出层次、空间,以虚写形,以意生韵,笔痕苍润,画面愈显清丽峻峭,且在单纯中见丰富,无序中见有序,这种超越传统、汲取了大量西画元素的表现方式,是一种形式、美感与神韵的展示。

黄宾虹认为: “古人名作,重在笔力分优拙,不重外观之美,而重内部之充实而已”。因此,中国画重学养。画家的思想与情绪寄托于笔墨,体现学养,因此,作品才更具艺术魅力。盛杰远先生长期从事军事题材美术创作,笔耕墨耘,并能从不同的艺术学科和古今大家经典作品中汲取滋养,取其之长,博涉约取,锤炼笔墨。同时又能怀抱生活,礼赞生命之美;不墨守成规,所以其笔墨氤氲,气度雍和,势韵饱满,保持其清新、自然之特点,更臻典雅、淳厚而意味隽咏之境,令其作具有一种勃勃生机,笔酣墨畅且不失意趣,从中可感受到画家那天真浪漫的性格和灵动洒脱的情怀,使读者在“似与不似”的审美体验中进入绘画性的美的境界。

从盛杰远先生的画作中我们真正体悟到立新与创造。他的作品不是陈陈相因的传统图式,也非一味刻意西化,而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保留了中国画的笔墨表现方式,汲取了西画的透视、构成、光与影等元素,创造了全新的彩墨图式。

盛杰远先生的作品笔锋颍脱,绵中带刚,墨法微妙,树木磊落,光影迷历变幻,色墨交融,蕴含了丰富的构成意识,其作空灵朴茂,又极富情感与视觉张力,具有鲜明的个人笔墨风格特点,而且呈现出从画家心间流淌而出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欣欣然,活脱脱,呼之欲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东方艺术之精神。

综观盛杰远先生的系列彩墨作品,他运用融汇中西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从他的画作中能感受到画家对于自然山川的钟爱之情、观察之功,对传统审美特质的理解和自然的生活态度。因此可以说,盛杰远先生的作品正是其文化涵养和人格修练的结果,其作品成功的传承了中国画艺术特有的清空、超然、蕴藉与典雅,又具有现代审美意趣,体现出东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和儒释道禅文化思想。因此说,在当代画家中,盛杰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个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评论员辛民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柯桐枝花鸟画艺术赏析(二)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9-04

许泽亚:海防卫士有力,社区管家用心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8-29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