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名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海名家 > 正文

书画家夏玲娥作品赏析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4-30 11:38

夏玲娥,艺名夏萍,出生于丁玲故里湖南省临澧县,常住西安市碑林区及邵阳市双清区。先后师从严刚、侯飞和王彪等老师,现为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1988年国画作品参加湖南省举办的丁玲文学大赛上获奖。1995年、1996年两次获全国文学大赛获奖。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被邀请参加全国的文学艺术座谈笔会。2006年国画作品参加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2007年国画作品参加长沙文联梅兰竹菊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2020年国画作品参加中国好品牌文化强国抗击疫情艺术作品展中,荣获“三等奖”。

荷风竹影牡丹魂——夏玲娥笔墨间的三重东方美学

夏玲娥(夏萍)的牡丹画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在技法上,她传承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细腻、严谨的特点,对于牡丹花瓣的描绘细致入微,每一片花瓣都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其纹理、质感通过她精湛的笔触得以生动呈现。同时,她又巧妙地融入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大胆运用色彩,使画面色彩更加鲜艳、丰富且富有层次感。在她的画作中,牡丹的花朵娇艳欲滴,有的花瓣层层叠叠,簇拥着花蕊,彰显出牡丹的雍容华贵;有的花瓣微微张开,如同羞涩的少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她对色彩的把控堪称一绝,巧妙地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让画面既绚丽夺目又和谐统一。比如在一幅作品中,她用浓重的红色描绘牡丹的花朵,使其在画面中成为视觉焦点,同时搭配嫩绿的叶子和浅灰色的背景,衬托出牡丹的鲜艳与高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除了技法与色彩,夏老师在牡丹画的构图上也颇费心思。她善于打破传统的构图模式,大胆创新,使每一幅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有的作品采用全景式构图,将牡丹花丛的繁茂景象完整地展现出来,让观者仿佛置身于牡丹园之中,感受到牡丹的蓬勃生机;有的作品则采用特写式构图,聚焦于一朵或几朵牡丹,突出牡丹的细节与神韵,使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领略牡丹的美丽与魅力。无论是哪种构图方式,她都能巧妙地安排画面元素,使整个画面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充满了节奏感与韵律感。

夏玲娥的牡丹画不仅在技法和构图上表现出色,更重要的是,她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牡丹的独特理解与情感。在她眼中,牡丹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富贵、吉祥、美好的象征。她通过画笔,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都倾注在每一朵牡丹之中。因此,她的作品能够引起观者的强烈共鸣,让人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夏玲娥的牡丹画精妙绝伦其写意荷花与墨竹也是最喜爱的题材。在宣纸之上,写意荷花与墨竹各展风姿。荷花以洒脱笔法绘就,中锋勾勒的荷梗坚韧挺拔,撑起花朵。侧锋点染的荷叶,浓墨处厚重,淡墨处轻盈,恰似 “接天莲叶无穷碧”。盛开与含苞的花朵错落分布,留白处仿若悠悠湖水,尽显 “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洁。墨竹则以刚劲线条呈现,竹竿中锋写出,节节挺拔。竹叶用侧锋撇出,疏密有致,于风中似有 “沙沙” 之声。其 “坚韧、高直、中空、有节” 之态,尽显君子品格。二者皆以简洁笔墨,藏无尽韵味,引人沉醉 。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柯桐枝花鸟画艺术赏析(二)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9-04

许泽亚:海防卫士有力,社区管家用心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8-29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