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池,1964年生于黄淮之滨,古城泗州,现居南京。自幼酷爱书画,师从家学,法取古帖,艺术画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金陵四方诗书画院副院长。
刘明池作为当代书画家,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其书画作品可从以下维度评析:
一、传统根基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刘明池自幼师从家学,深研古帖,其书画创作以传统技法为根基。如《松泉图》《云雾山中》等山水画作,既承袭了宋元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又融入现代审美意识,通过68x68cm与70x180cm等不同尺幅的构图探索,展现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理念。在2020年抗疫主题创作中,他以《论道山水间》等作品将家国情怀融入自然意象,用笔墨语言诠释了“中国力量”的精神内核。
二、诗意哲思与文人气质的彰显
其作品常以文学性文本为创作母题,如2018年创作的《未选择的路》系列,将罗伯特的诗歌意境转化为水墨画面,通过“黄色的树林”“荒草萋萋”等意象,构建出充满哲思的东方美学空间。书法创作亦体现文人意趣,如《南都风采》微刊刊载的“凌绝顶一览只的小 永れ为诗些寂士寅文月图年之书”等作品,以行草笔法融合金石韵味,展现“书为心画”的艺术追求。
三、多元媒介与跨界实践
刘明池在书画创作中注重跨界融合。2018年参与江苏物润船联公司文化交流时,他现场创作了《人香池增天间景》等作品,将企业文化建设需求与艺术表达相结合,体现了书画艺术在当代社会场景中的适应性。这种“艺术在场”的实践方式,拓展了传统书画的传播维度。
四、艺术影响与时代价值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金陵四方诗书画院副院长,刘明池的创作实践对地域艺术生态具有积极影响。其作品既延续了金陵画派“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又通过“师法造化”的写生理念(如多次赴桂林、太行山等地采风),为当代山水画注入新鲜活力。其书法与绘画的互文性探索,也为传统艺术语言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综上,刘明池的书画创作以传统为骨、时代为翼,在技法传承、主题表达与媒介创新中实现了个人风格与文化使命的统一,是当代书画领域兼具学术深度与大众审美的代表性艺术家。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9-04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8-29
新华网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