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名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海名家 > 正文

书法家许龙军作品赏析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7-31 17:37

许龙军,艺名许海龙,许煌华。益书成幽默斋主人,1965年生,2023年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授予:“高级文学创作师”荣誉称号。宜阳县人(现暂住杭州)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特聘终身书法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专家(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证书,并在人民日报特别报道。首席外交文艺家。中国国家博物館特聘研究员。CCTV《艺术名家》栏目特聘艺术终身教授。国务外交礼品师。国礼品牌形象代言人。全国艺术职称考级中心专家。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副主席和顾问,全国人民艺术家信用管理中心书画艺术委员会主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人民书画报》特聘主席。北京华夏邦交国礼书画院院士、国家高级书法师、中国楹联学会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习近平主席提名″新时代艺术大师"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院系主任、《书画艺术报》副主任,中国硬笔书协国培项目高级书法师。中华国粹特约评论员。国际非物质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国宾礼(特供)外事管理中心特邀艺术顾问。全国艺术职称考级中心国家美术师润格评审委员会特聘艺术顾问。中非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特邀名誉顾问。博鳌亚洲艺术人才副主席,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名家讲堂签约艺术家。

师法正道形神兼备

——兼论著名书法艺术家许龙军 

南朝王僧虔曾于《笔意赞》一书中有言,是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但从当下书坛内来看,能够深谙此道且为之实践的书法家实在是极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传统文人精神的严重缺失,致使书家取法不能师古,临池不能潜心,作品自然也就难以修成高境。而从今日许龙军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来看,其书法造诣却无疑就是属于佼佼者的行列,在取法上可以效法先贤余韵,广猎古帖名碑,不离其宗,探幽索微,继而融会贯通,风骨独树,此诚真可谓是师古而又不泥古也!

如果说取法的过程是对先贤余韵的体悟,那么今日许龙军先生的书法作品,则就是能在二王书风和法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极高的秀逸之美和浩然气象!如观其书中用笔,皆是可在纵意中见自然,挥毫力透纸背,笔致苍劲老辣,致使字字点画如高峰之坠石,时又如如崩浪之雷奔,横时千里阵云,竖时壮士拔剑,纵览之余,恰是深同卫夫人所言,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而观者欣赏此等书法作品,自然也是能从中深感一股纵意之情,笔墨神驰,正气使然,翰墨高古,胸臆尽抒!

当然,作为一名晓誉书坛的书法大家,许龙军先生的书法价值也并不仅仅只是有体现在作品和技法上,他对社会的文化影响力也同样都是有着很深的导向意义!多年来,他的作品就曾多次在全国和国际的诸多展览中获奖,并受到了广泛的艺术赞誉和学术关注。所达到的艺术成就,也均是有被载入了多部艺术辞典和收藏名册,继而成为了当下众多艺术家群体和初学者的借鉴榜样!所以对许龙军先生本人来说,艺术文化的弘扬价值是要远远胜过“技法”本身,能够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艺术责任,方才是其所作贡献的重中之重!师法正道,形神兼备。总而言之,许龙军先生能取得翰墨高境,确是有实力所驱使,而他能够在如今这种俗风盛行的书坛内坚守传统根基,便就更是一种难得的清流存在!于外技法,是可见翰墨之风骨,于内品修,更是可见诗书之情愫,挥毫之时,逸笔为纵,清高之德,艺可从优!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许龙军先生的书法造诣也必将会在未来创作出更多的翰墨臻品,今且令人由衷期待!

著名书画评论家:李明君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柯桐枝花鸟画艺术赏析(二)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3-09-04

许泽亚:海防卫士有力,社区管家用心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8-29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