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才》半月刊网湖北讯 (融媒体记者 柯锋)教师节期间,国家教育部主管刊物《中小学校长》推出大篇幅文稿,面向全国推介湖北省阳新县实验高级中学崛起故事:“县中提升的湖北阳新样本”。
学校校门一角
建设好县域普通高中,关系成千上万学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成长成才。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专题部署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委印发实施《“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县中提升计划”)。
湖北省阳新县实验高级中学被列入全国首批“县中提升计划”改革试点学校(全国共112所),并明确由华中科技大学托管帮扶共建。
校党委书记柯美星(左)与华科帮扶下派校长魏琨(右)交流
短短三年间,华科帮扶团队与校党委、校委会团结一心,深入分析校情,精心制订帮扶措施,创新办学模式,细化学校管理,打造高效课堂,如期实现了学校提出的“培优目标”和“倍增计划”,学校成了各级关注的“焦点”,创造了“县中崛起”奇迹。
湖北省阳新县实验高级中学,曾经的县中薄弱学校,通过帮扶学校的大力帮扶,如今正以高质量发展之势实现“县中振兴”,为教育部等九部委“县中提升计划”三年的有力实施,树立了“阳新样本”。
校党委书记柯美星(右二)暑期家访
国务院总理李强高度重视“县中提升”,专题部署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国家教育部主管刊物《中小学校长》编辑部积极主动面向全国寻访“县中提升”典型学校,总结“县中提升”经验。其中,湖北省阳新县实验高级中学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柯美星撰写的办学经验文稿《“县中提升”的湖北阳新样本》被采纳刊发。
国家教育部主管刊物《中小学校长》推介学校办学经验封面
国家教育部主管刊物《中小学校长》在推出湖北省阳新县实验高级中学积极探寻“县中提升计划”实施路径经验文章时,特意在当月杂志封面推出标题醒目导读。内页更是以6000字长篇文稿,面向全国重点介绍学校在华中科技大学托管帮扶下,以“十大行动”推动学校发展,以“九项举措”提升办学水平,以“六大工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县中崛起”提供实践思路的办学经验。
[摘 要]教育部等九部委实施“县中提升计划”,旨在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湖北省阳新县实验高级中学积极探寻“县中提升计划”实施路径,在华中科技大学托管帮扶下,以“十大行动”推动学校发展,以“九项举措”提升办学水平,以“六大工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县中崛起”提供实践思路。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实施《“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县中提升计划”)。湖北省阳新县实验高级中学被列入全国首批“县中提升计划”改革试点学校(全国共112所),并明确由华中科技大学托管帮扶共建。三年间,帮扶团队与校党委、校委会在深入分析校情的基础上,精心制订帮扶措施,创新办学模式,细化学校管理,打造高效课堂,如期实现了学校提出的“培优目标”和“倍增计划”。
一
以“十大行动”助推学校快速发展
学校结合托管帮扶实施方案,精心编制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了学校“一年起势、三年成型、五年成名”的行动计划。学校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十大行动。校领导每人领衔一或两项行动抓落实、抓过程、抓成效,全面突破学校发展瓶颈,革除学校发展陋习。
(一)校风建设
1. 提升教学质量,推行“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行动”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最大特色。通过制定三年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学校质量提升的薄弱环节、瓶颈问题,明确学校质量发展的目标和途径,建立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
2. 转变干部作风,推行“干部作风建设提升行动”
着力解决学校部分干部中不严实、不担当、不创新的“三不”问题。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锻造一批肯干事、能干事、可成事的好干部。
3. 转变思想观念,推行“教师主人翁意识提升行动”
通过“目标引领、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待遇提升、关爱教师”等措施,大力提升全校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校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二)教风建设
1. 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行 “师德师风整治行动”
着力解决在部分教师中存在的缺站位、缺敬畏、缺奉献的“三缺”行为,通过知责明责、践行承诺、树立典型、示范带动、从严监督、反面警示、建章立制、高效管理等举措,促进师德师风的良好转变,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2. 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推行 “常规管理提升行动”
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三线三巡”的管理模式,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做实常规管理各个环节工作。
3. 提升教师师能,积极推行 “名师培养攻坚行动”
通过岗位练兵、师徒结对、典型引路、业务培训等各类措施,切实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4. 加强手机管理,积极推行 “手机管理整治行动”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市县教育系统有关文件精神,将师生手机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让学生在校专心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教师在学校专心从教,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学风建设
1. 强化班级管理,积极推行 “班级管理水平提升行动”
进一步强化班主任工作责任,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开展学生理想、养成等教育,进一步强化教室、寝室纪律。
2. 加强考试管理,积极推行 “考试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完善考试管理制度,对周测、月考、联考等考试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学生的诚信自律意识和考纪考风教育。
3. 落实帮扶制度,积极推行 “结对帮扶行动”
着力解决部分学生裸学、盲学、厌学等不良现象,通过采取 “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对班级厌学对象开展师生学习结对帮扶。
从2023年春季开学开始,学校启动“三风”建设年,并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三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指导检查,负责日常事务、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把“三风”建设切实纳入学校重要工作日程,抓紧抓实,极好地营造了“团结、文明、和谐、奋进”的浓厚校风,“乐教善育、教学相长”的良好教风,“乐学善思、学无止境”的良好学风,从而推动全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二
以“九项举措”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学校在华中科技大学帮扶下,创新办学模式改革。创办华科部,实行一级两部制,从而构建校内有序竞争的机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以学为中心、以练为核心”的课堂改革模式,要求每节课有“三案”(导学案、PPT教案、导练案),作业有“三化”(试卷化、个性化、数字化),全面形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
(一)谋划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谋划学校发展。编制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了学校“一年起势、三年成型、五年成名”的发展之路。
二是落实“五育”并举。积极开设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社团,以“创”特色学校为契机、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校园生活。
三是突出环境改善。投入资金新建体育馆、综合楼、教学楼、师生公寓等,对校门、广场、教学楼进行维修改造,对校园整体进行重新布局设计。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备、教、批、辅、测、评”等教学流程管理,促进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违规办班补课、滥订乱发教辅资料。
二是落实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三是开展集备活动。积极发挥备课组作用,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发言人,充分发挥首席教师的作用,积极编写各学科导学案。
四是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问题,教师问题,课本问题,练习、作业、考试问题为导向,真正实现由“知识建构”到“问题导向”到“能力形成”的转变。
五是开展小语种教学。加强小语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管理,积极推行小语种行政班教学。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一是强化过程管理。每个年级每月组织一次月考,月考结束后,年级对结果及时分析、总结与反馈。
二是完善目标考核。学校与年级签订质量目标责任状,各年级与班级、备课组层层签订责任状,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职称评定、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建立问责制度。每学年结束,学校对各年级教学质量状况进行汇总分析,科学评估,对教育教学管理不善、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群众满意度低的年级、班级、备课组予以通报。
(四)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一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对学校管理、教师业绩、学生成长等评价工作的研究和实施,建立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是实施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积极推行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制度的落实。
三是提高教学视导效度。学校行政干部对教学过程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每学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组织一次大检查,各年级每半月至少对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大检查。
(五)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一是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重视先进教育理论、优秀教学成果的研究推广。学校各学科教研组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二是创新校本作业方式。合理控制作业量,布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方式。
三是健全教研评价体系。每年评选高效课堂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积极开展校内观摩课、研讨课活动。
四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定期邀请专家指导复习备考,适时策划“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同时积极与名校结对,获取“真经”。
五是加大智能建设投入。在华科部推广辅立码课的使用,在创新部推行智学网的广泛使用。
六是积极推行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热情。
七是积极探索帮扶“治跛”。采取初高衔接、学科“治跛”、临界生帮扶等方法和举措,助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六)推行综合配套改革
一是改革办学模式。实施一级两部制,组建华科部和创新部,年级之间引进竞争机制。
二是争取招生政策。依托高校的品牌效应,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相关招生政策,积极争取各初中学校的全力支持。
三是推行校务管理改革。实行“三线三巡”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四是推行用人制度改革。实行公开竞岗制,极大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七)强化教师激励机制
改革教师绩效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出台《教师绩效改革方案》,真正将绩效工资应有的作用凸显。
(八)创新学校德育工作
一是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构建养正德育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活动系列化、内容课程化、成效品牌化、结构体系化”“三全四化”的德育工作体系。
二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德育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培养,逐步提高班主任工作待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积极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精心打造好心理咨询室。
四是加强一日常规管理。细化《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持之以恒,加强养成教育。
五是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密切家校联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经常性地开展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
(九)健全保障制度
一是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党委、校委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年级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纪律保障。建立完善年级、教师问责制,分管年级副校长是各年级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目标完成情况落实好的分管校长、年级管理团队、教师给予奖励。否则,对相关领导、教师进行问责,并取消其评优、评先、晋级、晋职资格。
三是经费保障。积极争取政府、财政部门、教育局的支持,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为学校的质量提升等提供经费保障。设立教学质量奖励专项资金。
四是环境保障。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举措及成效,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及支持学校工作,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五是人才保障。提高教师待遇,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保持教师的相对稳定,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三
以“六大工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严爱相济”的育人原则,致力于实现“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为学生终生幸福负责”的教育目标,创新构建了养正教育、激情教育、高效课堂、自主管理、多元发展、精细管理“六大工程”。
(一)养正教育
为把校训“厚德养正、尚智求新”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学校对师生实行养正教育。养正分四个维度:正心、正道、正气、正行。正心指人的内在精神,分为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正道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爱家、爱家乡爱自己;正气指外在素养,善养浩然之气、谦和之气、清廉之气、脱俗之气;正行指行为规范,生活、学习、劳动等习惯的养成。
学校经常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1400多名师生步行30余里到龙港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红色远足清明祭扫”活动。
(二)激情教育
学校是一个朝气蓬勃、激情燃烧的园地。我们要求教师讲课要充满激情,让情绪带动和感染学生;开展活动要充满激情,营造魅力四射的活泼氛围;服务师生要充满激情,让真心诚心得到充分体现。努力建设“三声校园”:让歌声响彻校园;让笑声弥漫校园;让读书声充斥耳鼓。
(三)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的改革重在课堂。改“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构建“6+1”高效课堂。“6+1”模式有效避免了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雾里行”的弊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自主管理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作为高中学校,更不能总牵着孩子们的手走路,而是把一切权利交给学生,教会他们“独立行走”。因此,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加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力度。推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四自管理”模式。
(五)多元发展
开设“多元课程”,坚持“五育”并举、特色办学。开辟“第二课堂”,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先后组建了足球、篮球、田径、啦啦操等艺体文社团33个。争取招生政策支持,每年拿出5%的指标向特长生倾斜,让他们才有所展、能有所用,并对他们展开靶向性训练。
(六)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是打造优质品牌学校的核心基础。学校积极践行“目标—计划—执行—检查—量化—公示—奖惩”七步精细管理法,人人有事做、件件有落实、事事有评价,实现细节抓实、过程抓牢、质量抓优、效果抓好的管理效能。
县域高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石,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校作为国家“县中提升计划”试点学校,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名校托管帮扶是实现县中振兴的领航员、教育改革的先锋队、创优争先的示范者。“县中崛起”“争创一流”任重道远。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继续高举改革大旗,不断探索“县中提升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效。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1-02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9-10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