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资讯

当前位置:

 山西资讯 > 地方专栏 > 正文

山西兴县:冯家庄驻村工作队巧用妙招 让滞销西瓜“逆袭”畅销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7-29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山西讯(张振华)进入7月,暴雨预警不断,山西兴县高家村镇冯家庄村的西瓜产业,正面临着一场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较量。在这场“抢收战”中,冯家庄驻村工作队与县委宣传部携手,在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门厅前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西瓜促销行动,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帮扶的创新实践与责任担当。

今年,为打破“广种薄收”的产业困局,在驻村工作队的悉心指导下,冯家庄村的赵宝玉、刘兴平、王挨明等七八户种植大户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投身西瓜、甜瓜种植,共计种植面积达90多亩,预计产量高达70多万斤。然而,进入7月中旬销售旺季时,雨水多发,熟透的西瓜随时可能因降雨溃烂,瓜农们心急如焚。如何让这些凝结着农户心血的西瓜,在雨季来临前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成为摆在眼前的紧迫难题。

面对困境,兴县县委宣传部迅速行动,打出一套帮扶“组合拳”:一方面,发动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开展消费帮扶,以实际行动为瓜农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开通“农副产品绿色通道”,在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一楼门厅前设立临时“爱心瓜摊”与“西瓜驿站”,精准引流周边居民晚间健身归家的人流。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更是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产品流通、拓宽销售渠道的具体实践。

7月24日晚8点30分,赵宝玉的第六车西瓜抵达现场,一场爱心助农的接力赛正式拉开帷幕。起初,晚练归来的居民虽被吸引,但对购买西瓜仍存犹豫。驻村第一书记高崇德见状,果断手起刀落切开西瓜,热情邀请大家“先尝后买”。清甜沙爽的口感瞬间赢得众人称赞,“不沙不甜不要钱”的承诺更是消除了大家的顾虑,现场认购声此起彼伏,一车2100余斤西瓜很快售罄。


为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高崇德当场承诺,连夜回村拉瓜,并于次日在府东小区、县城早市场继续供应。这一贴心举动,不仅稳定了消费者的预期,更让瓜农吃下“定心丸”,彰显了驻村帮扶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兴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老宣传”张小峰听闻消息后,早早来到现场。看到火爆的销售场面,他深受触动,不仅表示自己一定会购买,还主动通过拍照、录视频等方式,为冯家庄西瓜做起了义务宣传员,助力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走向更广阔市场,契合了当下“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潮流。

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张志伟在现场忙前忙后,汗水湿透衣衫,但他却感慨“促销助瓜农,收成变现金,浑身忒轻松”。这句质朴的话语,背后是对帮扶工作的热忱与执着,体现了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短短两个时辰,一车西瓜销售一空,瓜农赵宝玉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表示:“感谢宣传部,感谢驻村工作队,我要把冯家庄西瓜打造成特色品牌,供应给全县人民!”这一刻,滞销的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小小的西瓜,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第一书记高崇德变身“卖瓜郎”,劈开的不仅是西瓜,更是滞销困境的突破口。这场干群一心的助农行动,以临时摊位为阵地,以爱心为纽带,正逐步化解20多万斤待售西瓜的滞销难题,将农户的焦虑转化为增收的喜悦,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冯家庄驻村工作队与县委宣传部的这次助农行动,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它不仅解决了瓜农的燃眉之急,更通过创新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相信会有更多像冯家庄这样的乡村,在政策扶持与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

【责编 李媛】

雨后蚊虫多,这些植物涂上能止痒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8-05

高温天气持续 警惕食物中毒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8-05

防控炭疽 避免接触传染源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8-05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