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顺:一腔仁厚 跃然纸上

2023-04-11 15:50 作者:邓丽君 王颖卿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很少坐在办公室的李中顺,只要一坐上这把椅子,就是签署不完的文件,他甚至早已习以为常

【 引言 】

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伴随着快递业走入千家万户的包装纸箱,所具备的功能已不像外表那样平平无奇。“如今,通过不同的原料纸和制作工艺,已经可以生产出代木纸板,由其做成的纸箱,适用于多场景、具有多功能,有些承重力完全可以和木材媲美。”作为从事纸业近三十年、完全从实践中历练出来的专家,李中顺给人的第一眼印象,既没有中国包装百强企业董事长的排场,也没有很多成功人士的自傲,他和手中的瓦楞纸板一样,质朴无华。听他开口讲述自己和纸业的近半辈子缘分,特别是讲到近年带领团队做出的创新成果时,更会直观地感受到,一种散发着光芒的自信和投入热爱之事的激情,从他周身漫溢出来,质朴无华瞬间变成耀眼不凡。


昆山鸣朋纸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中顺  王颖卿摄

李中顺是重庆人。1993年,年仅17岁的他去往广东打工,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纸业加工厂做工人。“我先后在两家纸业厂工作过,每家都做了七年。”2008年,他离开打工的工厂,和几个朋友联手闯荡,在昆山创立了自己的纸业厂,十年后,他的工厂升级为数字化工厂,且被当作昆山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再次获批政府的土地资源35亩,用于发展壮大。“我的企业名叫‘鸣朋’。其中‘鸣’就是字面意思:指发出声音,‘鸣朋’二字合在一起,是呼朋唤友的意思,也包含着我办企业秉承的是开放包容的经营理念之意。”

打工十四年,以勤致远

第一次走进广东的纸业加工厂工作时,李中顺就显露出性情中的质朴、勤恳。工厂的老板是台湾人,工作作风颇有种理想化的色彩。“那时的老板常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市场、订单、利润这些不要管,你们只管放开手脚做好你们的事。”李中顺严格按照老板的要求,认认真真钻研技术、开动脑筋提高效率,在没有全机械化流水线的年代,完全通过个人的勤学广思多干,掌握了纸箱产业几乎所有生产环节的关键工艺,也对产业的上下游有所涉猎。“那个老板让我学会了这一行几乎所有的技术工艺类知识,也让我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一个七年的工作经历,还让他开阔了眼界,有机会了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纸箱生产状况,从而对全行业积淀起日趋深厚的阅历与认知。

熟悉每一道工序工艺,了解每一个岗位职责,身为董事长的李中顺同时也是产品的质检与品控  章轲摄

在第一家企业把能学的都学会后,李中顺机缘巧合地加入了第二家纸业公司。“这家企业的老板是香港人,运营风格跟之前的台湾老板颇为不同。”香港老板不紧盯员工的工作细节,懂得放权,把能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自己主抓业绩目标。“他更注重结果,需要下属准备好解决方案并执行成功。”从某种角度看,香港老板的管理思想偏向一人多能,以多方锻炼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生性豁达的李中顺对此高度认同,每天做完自己的工作后,会主动学习其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能力的历练,他把在前一家企业没什么机会深入了解的产业上下游、各供应链条做了详尽的了解和认识,“这让我感觉到能力总在上升,经验越积越多。”至今,李中顺仍会感谢香港老板的领导管理,让他受益匪浅。

2001年,李中顺跟着香港老板前往上海建厂,凭着一贯在工作中展现出的能力与努力,他被从基层逐步提拔为代理总经理,成长为上海工厂独当一面的优秀管理者。“如果没有那些莫须有的事,我可能还会在这家企业一直干下去。”2007年,香港老板为公司外聘了一位职务和李中顺相当的香港人高管。同为企业高层,对方对李中顺这位总经理有颇多审视甚至怀疑。“就算当时我管理的公司业绩突出,但是对我管理的质疑仍未消除。”

的确,很多企业中,即使从内部培养起来的管理层表现得再优秀,遇到事情时的被信任度也远远比不上外聘的空降兵。日常工作中对方经常向老板传输一些负能量的信息,李中顺在这家本来做得颇为顺利的企业的磋磨就开始了。“老板的怀疑让我内心颇为受挫。”但为了在这家企业多年投入的心血和感情,李中顺原本还是打算清者自清,只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外部纷扰。“可老板来找我谈话,委婉提出希望我自己辞职。”这一下真正伤了李中顺的心,“也罢,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可随后的发展变得出乎老板的意料。责任感深重的李中顺向老板提出,自己可以请辞,但要在半年以后,“我需要时间把手里所有的工作交接好,把一些正在培养的中层培养完,我才能放心离职。”老板听了他的话沉默了,最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在这家企业任职的最后半年里,李中顺没有再抱怨老板一句,而是一丝不苟、事无巨细地交接着自己手中的所有工作,并对老板做出各个岗位的用人建议,把自己担任总经理时积累的经验、教训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建议等和盘托出。这时的老板开始动摇,渐渐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判断失误了。

“在我离职的前几天,老板已经忘了半年前的事,我们的工作状态也完全恢复了没有误解之前的样子。”但李中顺没有忘,他在半年后准时向老板递上辞职申请,老板一时惊讶到没有反应。“之后他立即表示挽留,说之前是误会,并表示要给我涨工资。”但靠自己实实在在的付出才走到高管层的李中顺眼里不揉砂子。“不过那件事对我也是一个契机,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路。”为了再不受这样的委屈,也为了检验自己在纸业这一行的综合能力,“创业”这个念头从李中顺的头脑里蹦出来,从此一发不可收。

车间工作服是李中顺最常穿着的衣服,其质朴性情可见一斑  章轲摄

看着眼前不仅创业成功,而且已使鸣朋纸业成为行业内代表性企业的李中顺,不免想到他曾经的同行老板。“我们现在关系很好。”李中顺的回答再次让人惊讶。原来,即使当年离职,他也没有跟老板交恶,仍然感谢老板的提携之恩,培养之情。“我始终感谢他让我在这一行学到的东西,虽然创业初期他给我设置了很多障碍,但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大家自然而然地恢复了‘友好邦交’。”

回顾过去,李中顺说,创业初期同行的打压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在纸业立足的决心;始终追求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让他自信;主动与同行交流并分享经验,让他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结交下一个又一个友商,“渐渐的,我们从竞争对手转变成了朋友关系。”

 

无论在哪里,只要讲起纸业的生产创新,李中顺立即会化身为普及专家,将自己独家的观察与见解无私分享  章轲摄

创业步步艰,以灵化险

2008年9月,李中顺和朋友共同创立了位于昆山市张浦镇的昆山鸣朋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鸣朋纸业”),当时公司的注册资金是7500万元人民币。2017年,鸣朋纸业在距离原址一公里处建立新公司,总投资1.6亿左右,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远远超过现在的5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预计利税将达到4000万左右。

鸣朋纸业的运输车队及司机

看着鸣朋纸业现在良好的发展态势,李中顺回忆起创业之初,言简意赅地表示,那时简直是举步维艰。“我们因资金紧张,只能分期付款购入一条国内1.8幅宽的生产线。”生产设备就位后,下一步需要的就是原材料。此时受到一些同业的外力阻扰、干预打压。万般愁绪之下,思维灵活的李中顺猛然想到了广州。“我对广州的原料纸市场很了解,知道同样的产品,当地售价比上海更低。”他果断前往广州进货时,本着多进些原料就能多撑住一阵的心思,李中顺购入了大量质优价低的原料纸,不想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随后爆发,原料纸价格一时间飞速上涨。“我在价高时卖出了那批纸,赚到了鸣朋纸业创立后的第一桶金。”

当资金、设备、原料纷纷就绪,人才又成了压在李中顺身上的一根巨大的稻草。“幸好不是最后一根。”心性沉稳、为人乐观的他梳理了自己手中拥有的一切,又努力跳出来审视企业的各方面条件。“我们是新创的小企业,产业链上各重点环节的资深人才很难来屈就,因为不是给不起对方提出的工资待遇,就是不能保证对方期待的发展空间。”既然外部资源指不上,李中顺就从内部想办法。“我在当时招到的40几个员工中分类筛选,并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培训。”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他天天吃住在厂里,与工人们共同奋战在生产一线,指导、监督、把控着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甚至连公司的文员类岗位,也是他亲自“传帮带”教出来的。

“我当时给公司定下的宗旨是‘活下去’。”这么现实的短期目标之后,是李中顺写的“品质、效率、服务领先同行一步,成为华东地区的标杆企业”的企业长期发展愿景。在他的带领下,各位创业员工迅速成长,绝大多数都按照李中顺的前期规划,担当起自己的岗位职责,而公司的领导班子及骨干队伍,就这样慢慢被李中顺一手搭建了起来。“2010年,我们就新增了一条2.2幅宽的生产线,2012年,公司就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引进了德国BHS环保瓦楞生产线,将鸣朋纸业的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生产车间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原料纸卷,仿佛一道独特景观  章轲摄

全力建设好上游生产的同时,李中顺还要亲自开拓下游的买方市场。“最初难得我坐卧不宁。”碰了多次大客户的钉子后,李中顺脑子里的灵活劲儿又适时冒了出来,“大客户各家纸厂都争抢得厉害,我刚刚起步没有竞争优势,那么就反其道而行,从冷门下手。”

所谓冷门,就是没人爱接的订单。量少的、要求多的、拖账期的,诸如此类。“干得了苦活儿、累活儿、难活儿,以后就什么都不畏惧了。”那时候,李中顺接一百个订单,也许利润都比不上大企业接一个订单。而且他为了维持客源,还要对这一百个客户进行维护,“耗费的心力是过去给人打工时的多少倍。”但他从未动摇,靠事必躬亲、兢兢业业的态度坚持了下来。

李中顺与鸣朋企业员工合影

创业15年,鸣朋纸业遇到过无数次困难和挑战,其中最大的三道难关,正是企业发展进程中突破瓶颈的三个阶段:传统的以人工经验为主的阶段向半自动化过渡时期,半自动化阶段向自动化过渡时期,自动化阶段向智能化、协同作业过渡时期。“这三道难关也成就了鸣朋纸业的最关键突破。”在李中顺灵动机变的构思、前瞻部署的主导下,公司研发团队将传统的作业动作、经验总结,再通过对数据分析总结后形成模型化、参数化的工艺管理,主研发了一套MES系统来集成管理工艺运行标准。“这套系统还能够通过不断地总结进行优化升级。”

在具体的关键技术方面,鸣朋纸业与其他同行企业在纸箱生产中至关重要的胶水选择上不同,采用食用级木薯粉或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全自动制胶机智能精准控制从淀粉到成品胶的每一个步骤,实现性能稳定的低温型胶水的量产,充分满足了纸板高效低温生产工艺的要求。

“从创业至今,我始终把‘成为华东地区的标杆企业’当作鸣朋纸业前路的旗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不怕吃苦受累,能够根据情况做出快速反应,可以付出更多。”

 

2023年,鸣朋纸业计划投资逾亿元,新建厂房增产能,建设立体仓储物流系统解放人力,打造全新智能化工厂

创新多并举,以智护航

为了稳健发展,鸣朋纸业在持续升级自身软硬件的同时,从未忘记寻求外部的合作力量。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具备独家技术或创新成果,而这一切的取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永久性投入。”这就是李中顺对鸣朋纸业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领域的长期管理宗旨。多年以来,发展起来的鸣朋纸业曾与多位业内专家合作,共同研发软硬件创新课题。2020年,因公司的瓦楞纸产品生产、物流量大,急需进行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升级。他们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功对接,合作研究开发智能型换模换单零损耗过程控制系统,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产。“我们对这个项目研发投入了500万元,预计新增产值约6000万元,我们也为此获批了‘江苏省智能车间’的称号。”

据李中顺介绍,鸣朋纸业在创立之初,就确立了以科技创新为立足点的立业核心,不仅率先引进德国进口BHS瓦楞纸板生产线,还独立或者联合其他众多科研结构、高校进行技术攻关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尤以两项中国瓦楞纸板行业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为典型案例。

自动化程度颇高的鸣朋工厂车间  章轲摄

“第一项是对进口瓦楞纸生产线设备国内市场运用的适配性改造。”李中顺说,进口设备的先进性、创新性为国内瓦楞行业的升级迭代提供了可靠性、稳定性的保证,但是如何将进口设备最大化发挥作用?“我们业内一直存在‘进口设备的技术特性与国内市场需求特性的适配性差’的现实困境。要知道,任何一套设备在研发、运维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标一个特定市场特点去优化技术结构、设备特征,以便能够让设备发挥出最大效率从而保证设备引进方的经济、社会效益。”那么,鸣朋纸业作为国内民营企业中第一家引进原装进口德国BHS瓦线的企业,不可避免就会碰到一个硬核问题:进口设备的生产、排程、技术控制系统非常不适应国内瓦楞纸板订单批量小、批次多、品种多的特征。

为了能够既发挥进口设备的技术产能优势又满足国内市场变化的需要,鸣朋纸业在李中顺的带领下,组织起相应的技术骨干、高校专家对整套设备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主要核心技术攻关点如下:第一,建模运算技术的研发。即建立智能型换模换单零损耗运算模型,优化生产及服务排程,满足各种材质的订单最大幅宽、最小损耗、最高效率拼单生产,实现一条瓦楞生产线同时截切多种宽幅和两种长度,达到效益最高的排程生产系统。“第二,生产过程中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即工艺过程零缺陷控制系统运行速度最快、门幅最大、生产过程换模换单运行,参数达到品质最优时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术。”李中顺如是说。第三,则是生产过程在线自学习技术。即在线记忆、分析出最优运行参数,实现同材质不同性能要求的常态化生产及订单个性化要求并零散订单常态生产的集成优化指令技术。第四,是总线集成系统,动态精准捕捉裁切点技术。此技术与伺服传动以及加装高精度的位置传感器形成全闭环控制,能准确地捕捉切断换单的时机(300米/分钟),确保尾单纸板及头张纸板的尺寸误差控制在+/-5mm的范围内,保证裁切角度,实现真正意义的“0”损耗。第五,就是更换剖宽动态游刀(无上下刀动作)技术:即瓦楞纸生产线生产过程中自由灵活(更换剖宽)的换单技术。最后一项,是生产过程品质管控执行系统。即加工过程工艺零缺陷、物理指标零劣化技术的应用,整合于干部、湿部双面机,糊机,两台单面机模组用于根据多种不同等级原纸,速度,换模换单情况进行智能控制技术;高精度传感器及PLC程序的精密逻辑运算技术。

自动化程度颇高的鸣朋工厂车间  章轲摄

“通过以上六项核心技术、系统的攻关彻底克服了进口设备与国内市场适配性差的问题,该项技术得到德国BHS公司充分认可与接受,并作为标准配置运用到其在国内设备的系统上,快速帮助德国公司打开了国内市场并且成为国内瓦楞纸板智能制造标杆和标准。”李中顺自豪地说,在这个项目里,鸣朋纸业累计新申请专利16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申请软件著作权7件、企业技术标准4项,实现了技术攻关的巨大突破。

第二项中国瓦楞纸板行业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是指瓦线智能温控及节能系统。李中顺说,除了要进行智能制造的升级转型,鸣朋纸业还不忘在节能降耗绿色生产上持续发力。“节能降耗既能够为企业发展降低成本,同时更易获得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应,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为‘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在瓦楞纸板行业实践运用提供参考案例。”

面对未来,李中顺结合鸣朋纸业的设备特征、行业需要、技术可能性、实施成本经济性等综合因素,又组建新的技术团队进行攻关,为中国瓦楞纸板行业打造了新的“绿色发展”标杆。“鸣朋纸业的核心创新点,就是通过综合智能控制系统的调节,实现蒸汽多节点、多层次的梯级、循环使用,在保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整条生产线的蒸汽能源消耗10%。”他欣慰地说,经过对生产车间整条瓦楞纸板线的节能改造,取得的综合效应可观,如下图表所示。

李中顺表示,对生产线的改造在提升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有效提升和保护瓦楞纸板的物性及适温低蒸汽压力(低能耗)的应用上,也有助于苏州杜之克科技热平衡工艺系统应用的国内外推广,“为此我要感谢嘉善创想、科帮新型材料(公司名)的大力实践应用及诸多同业友人的支持与帮助,今天的成果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拿起纸板,尽量微笑”……应记者要求摆拍的李中顺身姿略显拘谨,但眼神诚挚一如既往 王颖卿摄

采访的中后期,李中顺带领媒体记者一行前往生产车间参观。在亲眼看到他对车间中的各类设备均操控敏捷,亲耳听到他与工人的对话都是专业干货后,这位从实干中走出来的纸业专家、企业管理者,再次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领导魅力,那是专业与敬业的糅合之光,带着仁义与宽厚的美好人性光韵。

(2023年第06期)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