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资讯

当前位置:

 湖北资讯 > 地方要闻 > 正文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法院:巡回审判进乡村 成功化解“三资”纠纷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袁昊天 柯铭锟 2025-10-17

近日,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法院工业园区法庭将审判庭“搬”进河口镇石龙头村,对一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公开巡回审判,助力农村“三资”清理工作。在法官的主持下,这起“三资”纠纷当事人当场签署和解协议,困扰多时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成功化解。多名村干部和群众到场旁听,沉浸式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与温度。

该案的基本案情:2010年,河口镇石龙头村村民委员会将村集体土地租赁给刘某、李某办厂经营,双方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书》,约定了租金数额及支付方式,后因生产经营及环保整改等问题,刘某、李某未能及时缴纳土地租金。石龙头村村委会经多次催要租金无果后,遂诉至法院。

西塞山区法院工业园区法庭收到案件后,因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合法权益,承办法官高度重视,组织双方当事人来到法庭,调查案件情况,询问未支付租金原因,争取通过庭前调解的方式化解双方矛盾。该案争议的焦点,在于租金缴纳的数额。被告称:在承租土地后,因环保整改升级导致停产陷入经营困境,故土地租金应当酌情减少;原告称,虽然停产,但被告没有及时退出,机器设备仍存放在原场地,导致原告无法再次利用场地出租,不能为村集体创造效益。双方各执一词,调解工作未能取得有效进展,陷入僵局。

为防止案件久拖不决,法官决定先开庭,庭后再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开庭前,法官来到石龙头村,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向其分析案件情况及双方争议焦点,建议村委会考虑被告租赁厂房的经营困境以及停产的现状,酌情减少租金。考虑到土地租金是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土地租赁纠纷属于农村常见问题,另一方当事人都是当地村民,法官决定将庭审现场设在石龙头村,通过“走出去”方式,既方便周边村民旁听,也能借助基层力量,接地气、高效率化解矛盾。

庭审当天,干警们肩扛国徽、怀揣卷宗,布置好了庭审现场,法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梳理案件事实、争议焦点,耐心听取双方诉求。庭审结束后,法官抓住石龙头村村民会议已同意减少租金的契机,就地开展调解工作,从村集体利益、个人信用影响等角度,向被告阐明按时缴纳租金的重要性。“算了,都是一个地方的人,我们接受村里的调解方案,把这个事情了结。”最终原被告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法官的见证下签署了调解协议,圆满化解了这起纠纷。

今年以来,西塞山区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开通一站式“绿色通道”,实现追缴案件诉讼费缓交、立案提速,并多次组织律师、村委深入企业协商,推动“三资”纠纷实质性化解。目前,首批“三资”案件已全部立案,其中调解17件,判决4件,2件正调解中。工业园区法庭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联合当地各村,开展“法律进乡村”等宣讲活动,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法治精神扎根乡村沃土。同时,针对租赁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邻里纠纷等常见问题,通过案例讲解、模拟调解等形式,帮助村民增强法律意识,从源头化解矛盾,为乡村和谐稳定筑牢法治根基。

【责编 李媛】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