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橙黄橘绿,火龙果垂枝,鱼塘波光粼粼。农户老周的生态种养基地里,丰收在望,可他的心头却沉甸甸的。这片集果蔬种植与水产养殖于一体的乡村企业,不仅维系着一家生计,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然而,受极端天气与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经营状况较差导致资金链断裂,老周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银行方面拟启动诉讼程序清收欠款,而老周最担忧的,莫过于“一场官司拖垮整个经营链条”。

10月24日,西塞山区人民法院启动“法院+银行”多元解纷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业专家、社区干部等组成的“助企观察团”一行驱车抵达老周的生态种养基地,一场没有原、被告席的“果园会诊”,为老周带来了转机。
从“对簿公堂”到“共赴田间”

2025年初,西塞山区法院在梳理近三年涉乡村企业金融纠纷时发现,简单裁判虽能快速结案,却可能误伤仍有生命力的经营主体。
“涉农案件不能只看报表,要先看现场。”该院提出“诉前观察期”理念,联合辖区银行建立“涉农纠纷前置摸排—多方协同评估—诉前护航经营”的阶梯式联动机制:银行在起诉前,先将线索移送法院,由“助企观察团”实地核查企业经营实况,再决定是否进入诉讼程序。
从“实地走访”到“精准施策”

“您这橙子品相好、甜度足,但销售渠道有待拓宽,可尝试对接社区团购平台与生鲜电商。”区人大代表刘明辉结合多年食品行业经验,直指销售痛点,为老周出谋划策。
“基地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区人大代表赵慧从基层服务角度提出建议:“可对接辖区内商超与居民团购渠道,既缓解短期销售压力,也让居民享用到新鲜生态果品,实现‘农社双赢’。”
区政协委员陈卫则从法律与经营合规层面给予指导:“建议系统梳理收支明细,细化成本管控,完善种苗、肥料、人工等数据记录。完整的经营台账不仅有助于展示还款能力,也为后续融资与信用修复奠定基础。”
从“对立诉讼”到“共识协商”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法院干警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速裁庭负责人赵婧一方面与银行代表沟通老周的经营困境、还款意愿及代表委员的建议,助力银行全面评估企业真实潜力;另一方面引导银企双方坦诚沟通,凝聚“诉讼并非最优解,协商方能实现共赢”的共识。
银行代表在实地了解基地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后表示,将结合法院与代表委员的反馈信息,重新评估贷款处置方案,暂缓启动诉讼程序,并与老周协商制定新的还款计划。
“本以为要打官司,没想到法院带着代表委员上门帮忙想办法,心里踏实多了!”老周语气中充满感激,“我一定努力经营,早日还清贷款,不负这份支持。”
从“救一企”到“治一类”

“涉农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司法服务更主动、更精准、更有温度。”西塞山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法院+银行”机制效能,推动从“个案化解”向“系统治理”转型。一方面,针对银行提供的涉农纠纷线索,建立“线索接收—快速响应—多元联动”标准化流程,确保及时介入、精准评估;另一方面,组建“法官+代表委员+农业专家”专业化助企小队,不仅在纠纷化解时提供“法律+经营”双重指导,还将定期走访乡村企业,开展法律普及、风险提示与合规培训,助力农企提升抗风险能力,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这既是对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乡村振兴”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也是司法力量下沉基层、服务民生的具体实践。
车轮远去,阳光为“司法护航乡村振兴”镀上金辉。西塞山区法院以一场“果园会诊”证明: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当它与代表委员的民意智慧、社区的治理网络、银行的市场逻辑同频共振,便能在丰收的季节,为每一片果园、每一户农企,守护最踏实的发展希望。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8-06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5-10-31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28
 
                            1
黄骅边检站助力三千余头种牛高效通关
2
湖北黄石市数字化转型工作卓有成效
3
从“没得商量”到“和解共赢” 武汉蔡甸区法院高效执行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4
湖北黄石电力配电工程建设公司: 清除树障“冲天杨” 确保夏天“零停电”
深度原创
 “始终要为无产阶级利益奋斗” ——纪念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
李竹如:以笔为刃、以墨为枪的新闻战士(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吴焜:威震日寇的新四军“虎将”(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习近平的乡土情
在“两创”中赓续中华文脉
拆除阻碍创新之“墙”
自觉服从全局 完善宏观调控
汇聚起昂扬奋进的洪流(评论员观察)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