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名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院名医 > 正文

【名医访谈】 | 谢天宏:拆解儿童顽疾 过敏性鼻炎的防与治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邹季芳 2025-11-10 16:09

 在生活当中,您的孩子有没有一到春天或秋天就经常打喷嚏、流鼻涕,抱着一个毛绒玩具的时候,也会打喷嚏咳嗽,习惯性的揉搓鼻子和眼睛,如果出现其中的一种表现,那就可能患上了儿童过敏性鼻炎,孩子患病以后又应该如何治疗和调护呢?今天我们特别邀请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谢天宏副主任医师做客名医访谈,来为大家进行相关科普。

谢天宏

副主任医师 硕士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委员

中国中医结合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变态反应专家会委员

中国中医结合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鼻窦炎专家会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遵义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会常委

遵义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质控中心专家委员

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 主要致力于鼻颅底肿瘤 变应性鼻炎 鼻窦炎等鼻部及其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

什么是儿童过敏性鼻炎?

以前书本上叫过敏性鼻炎,现在叫变应性鼻炎,简单说,就是孩子的鼻子对某些“过敏原”太敏感,像遇到“假敌人”一样发起“错误攻击”。咱们人体的免疫系统本来是“健康卫士”,专门攻打细菌、病毒这些真坏人,但过敏体质的孩子,免疫系统会把花粉、尘螨等这些“无辜者”当成“坏人”,一接触就调动鼻子里的免疫细胞 “开战”,导致鼻子不舒服。

但不是一打喷嚏就是过敏!偶尔打1-2 个喷嚏,可能是灰尘呛到、冷空气刺激,属于正常反应;但如果每天都连续打5-6 个,还跟着流鼻涕、揉鼻子,那才要警惕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它和感染、感冒没关系,不会传染。

现在孩子患过敏性鼻炎的比例高吗?

 非常常见,堪称儿童耳鼻咽喉疾病的“第一大常见病”。国内调查显示,0-14 岁孩子里,每10 个就有1-2 个受过敏性鼻炎的困扰。年龄上,3 岁以后的孩子发病率会明显升高,因为这时候孩子接触的过敏原更多了,比如上幼儿园后接触尘螨、花粉的机会增多;1-2 岁的孩子,还有可能对牛奶蛋白、宠物毛屑等过敏,表现为鼻塞、揉鼻子,家长容易误认为是“感冒老不好”。另外,大城市比小城市发病率高,比如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空气污染重、尘螨密度高,孩子发病概率也会更高;如果爸妈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病史,孩子遗传过敏体质的概率会比普通孩子高2-3 倍。

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引发打喷嚏,如何简单的区分?

其实过敏性鼻炎有四大“标志性症状”,记牢了很好判断:

第一是 “连续喷嚏”,比如早上起床一掀被子,突然连续打3-8 个喷嚏,停不下来;

第二是 “清水鼻涕”,鼻涕像清水一样,一滴滴往下流,擦干净后马上又有;

第三是“鼻子痒到揉出血”,孩子会老用手背蹭鼻子、抠鼻孔,严重时鼻翼两侧会被揉得发红、脱皮,甚至抠破流血;

第四是 “鼻塞到用嘴呼吸”,白天玩的时候可能不明显,晚上躺下后鼻塞加重,孩子会张口呼吸,还可能打呼噜。

区分感冒和鼻炎,教家长一个 “3 招判断法”:

①看有没有发烧、喉咙痛 —— 感冒一般会有,过敏性鼻炎没有;

②看鼻涕颜色 —— 感冒前期清鼻涕,后期变稠变黄,过敏性鼻炎全程清鼻涕;

③看持续时间 —— 感冒 1-2 周就好,过敏性鼻炎能断断续续拖 1 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过敏性鼻炎长期不治疗,会有哪些危害呢?

过敏性鼻炎就像 “隐形小偷”,会悄悄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首先偷孩子的“睡眠质量”—— 孩子鼻塞、鼻子痒,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长期下来白天没精神,幼儿园坐不住、上课走神,成绩下滑;

其次偷 “颜值”—— 长期张口呼吸会让孩子的下巴往后缩,牙齿往外凸,嘴唇变厚,形成 “腺样体面容”;

更严重的是偷 “健康”—— 鼻子和耳朵、喉咙、眼睛是相通的,炎症会顺着通道扩散:比如扩散到眼睛,变成过敏性结膜炎,孩子老揉眼睛,眼皮会肿、眼睛发红;扩散到耳朵,引发中耳炎,孩子会喊耳朵疼,严重的会影响听力;扩散到喉咙和气管,会诱发哮喘,很多孩子的哮喘都是从 “鼻炎没管理好” 发展来的。

怎样才能准确找到孩子的过敏原?

必须去医院做专业检查,自己在家猜很容易出错 —— 比如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对猫毛过敏,其实是对猫身上的尘螨过敏,送走猫后还是没效果。常用的检查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 “皮肤点刺试验”,医生会在孩子胳膊上滴多种常见过敏原(比如尘螨、花粉、螨虫等),再用小针点刺一下皮肤,15 分钟后看有没有肿块,有肿块就说明对这种物质过敏,整个过程只需要20 分钟,孩子基本不疼;

第二种是“血液检查”,抽1 管血就能检查常见的过敏原。这里要提醒家长:如果对花粉过敏,不用等花粉季过了再去 —— 比如春天怀疑对桃花粉过敏,春天去检查反而更加准确,因为这时候孩子体内的抗体浓度高,结果更加准确;但检查前1 周不能给孩子用抗过敏药,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不然会让结果“不准”,比如本来过敏的,可能检查不出来。

查出来过敏原以后,除了避开,家长还能做什么?

避开过敏原是 “第一道防线”,但很多过敏原没法完全躲避的,所以要“避 + 治”相结合。先说说家长最头疼的尘螨 —— 吸尘器只能吸表面的灰尘,杀不死尘螨,得用 “组合拳”:

第一、每周用 55℃以上的热水洗孩子的床单、被套、枕套,高温能杀死尘螨;

第二、床垫、沙发、毛绒玩具要用 “防螨套” 包起来;衣柜里别堆太多旧衣服,尘螨喜欢藏在潮湿的旧衣服里,定期拿出来晒晒太阳;

第三、尽量使用实木地板和皮质沙发,减少尘螨藏身地。

    如果对花粉过敏,花粉季要出门,需佩戴 “儿童专用防尘口罩”和防风眼镜,回家后先脱外套、换鞋子,再用温水给孩子洗脸、冲洗鼻子;同时,家里别开窗户,用带滤网的空调或空气净化器过滤花粉。

除了避开过敏原,症状发作时要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减轻鼻腔炎症;根据医嘱可以用口服抗过敏药;每天用儿童专用的生理盐水喷剂或洗鼻器洗鼻子,冲掉里面的过敏原和鼻涕。

很多家长担心:“用激素喷剂会影响孩子长个子”,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这种担心真的没必要,儿童专用的鼻用激素喷剂是 “局部用药”,喷进去后只有不到1% 的药量会被身体吸收,远达不到影响生长发育的量。如果因为怕激素不用药,鼻炎长期发作,孩子睡不好、吃不好,才会真的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年龄不同,用药要按照医嘱。

有两个 “小细节” 要注意:一是喷鼻子的姿势 —— 让孩子头稍微往前低一点,喷头对着鼻腔外侧(就是靠近脸颊的那边),别对着鼻子中间的鼻中隔,不然可能会把鼻中隔喷得干燥、出血;二是喷完后让孩子轻轻擤一下鼻子,把多余的药液和鼻涕擤出来,但别太用力,不然会把药液全部擤出去,没有效果。

如何正确预防过敏性鼻炎

长期预防核心是 “让孩子少接触过敏原,同时增强鼻腔适应能力”,日常做好这 4 件事就行:

第一,饮食别 “瞎忌口”—— 要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比如橙子、猕猴桃、菠菜,补充维生素 C,增强鼻腔黏膜的抵抗力;别给孩子吃太多零食、甜饮料,这些食物有可能会引发鼻炎。

第二,运动选对时间和方式 —— 鼓励孩子多运动,让鼻腔血液循环变快,增强免疫力,如果对花粉过敏,要避开花粉浓度高的时间段;如果对尘螨过敏,别去室内蹦床、游乐场等尘螨多,容易诱发症状的地方。

第三,家里保持 “不潮不燥”—— 湿度控制在 40%-60%,太潮湿会滋生霉菌,霉菌也是常见过敏原,可以用除湿机;太干燥会让鼻腔黏膜变脆,容易出血,可以用加湿器。

第四,别给孩子 “过度保护”—— 比如冬天让孩子适当接触冷空气,能锻炼鼻腔的适应能力,反而能减少发作。选择薄的口罩,如果让鼻腔一直处于温暖环境,反而更敏感。

最后要提醒家长,过敏性鼻炎不是“治一次就好”的病,就像高血压、近视一样,需要长期的管理。只要坚持避开过敏原、正确用药、做好日常护理,孩子的症状会越来越轻,甚至能做到 “换季不发作”,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孩子症状突然加重,比如鼻塞到没法睡觉、耳朵疼,一定要及时就医。

 【责编 李媛】


研习中医海纳百川 守正创新独树一帜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11-03

感恩同行十九载,新院焕新护光明!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1-17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