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单一学科的诊疗往往难以应对,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是攻克疑难病症、提升患者救治效果的关键力量。当一位有着 10 余年癫痫病史的 20 岁孕妇,突发癫痫持续状态,生命摇摇欲坠,腹中胎儿也岌岌可危;当一位饱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折磨数年的患者,在无数次尝试药物与物理治疗后,仍被剧痛纠缠,几近失去治疗信心……在遵医附院多学科模式治疗下,各科专家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优势资源,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个性化的精准医疗服务,为患者的治疗迎来了转机。
走进这两个救治故事,感受多学科协作带来的生命奇迹。
十年癫痫史遇孕期挑战,MDT协作筑牢生命防线
2025年7月,一场与死神的角力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NICU紧张展开。一名20岁,有10余年癫痫病史的孕妇,突发癫痫持续状态,生命垂危,腹中胎儿也面临巨大风险。神经内科NICU、产科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精准救治,不仅将孕妇从死亡边缘拉回,更守护了胎儿的安全。四个月后,这名孕妇在医院顺利诞下一名健康男婴,实现“母子平安”的圆满结局。这一成功案例打破了“妊娠合并癫痫持续状态只能终止妊娠”的固有认知,为同类危急重症救治提供了宝贵经验,更凸显了持续脑电图监测(cEEG)与孕期合理用药在诊疗中的关键作用。
患者此前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因怀孕为降低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调整用药,因感冒受凉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伴随四肢强直、双眼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等症状,呈现典型的癫痫持续状态(SE)表现。进入神经内科NICU 后,救治团队迅速启动 “精准诊疗”方案,考虑到患者的妊娠情况,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会诊(MDT)。产科团队迅速介入评估,妇科查体发现患者腹部微膨隆,床旁产科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单活胎,脐带绕颈一圈”。结合上述检查,产科团队诊断为“妊娠状态、晚期先兆流产”,随即给予黄体酮及硫酸镁进行保胎治疗,守护腹中胎儿安全。
经过 6 天精准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转到过渡病房,后各项身体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继续治疗1周后,顺利出院。出院后,遵医附院神经内科癫痫专病门诊对患者进行全程随访,根据其病情恢复情况和孕期特点,逐步调整抗癫痫发作药物,后未再出现发作。2025年11月(距离入院约4个月后),患者在医院产科顺利顺产一名健康男婴,真正实现了“母子平安”,为这场跨越数月的救治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妊娠合并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成功救治,不仅体现了遵医附院神经内科NICU团队在神经重症cEEG的支持下对精准救治的重要性,更凸显了多学科协作体系的重要价值,同时也为育龄期癫痫患者的孕期管理提供了关键启示。

患者在cEEG监测
仁心妙术驱顽疾 电刺激术解病痛
近日,遵医附院神经外科吴海涛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为一名深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折磨的患者,实施临时脊髓神经电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该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医院在慢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众多长期饱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困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和重获生活质量的希望。
患者任女士,是一位有着数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糖友”。近两年来症状加重,尤其夜间如同“千万根针扎”、“踩在炭火上”一般,常常彻夜难眠。同时,还伴有双下肢皮肤反复感染、破溃的表现。这种迁延难愈的症状,严重侵蚀着她的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期间,任女士辗转多家医院,尝试了多种口服镇痛药物、营养神经药物乃至物理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因为长期服药还带来了胃肠道不适、头晕等副作用。巨大的痛苦几乎让她失去了治疗的信心。
经内分泌科推荐,任女士来到神经外科吴海涛主任医师门诊求助。吴海涛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疼痛性)”。适合接受“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治疗。
脊髓神经电刺激术
脊髓神经电刺激术(SCS)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治疗技术,被誉为“神经的起搏器”。其原理是通过植入脊柱椎管硬脊膜外腔的细微电极,释放微弱、可调节的脉冲电流。这种微电流刺激能促进体内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多途径缓解疼痛、促进神经修复。同时,还能作用于特定的脊髓神经区域,从而干扰和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递,“欺骗”大脑使其无法感知来自肢体的异常疼痛。

DSA引导下置入脊髓神经微电极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吴海涛主任医师团队组织了包括内分泌科、麻醉科等科室专家共同会诊。术前内分泌科专家对任女士的血糖进行精细化调控,为手术创造了稳定的内环境;麻醉科团队制定周密的麻醉与监护方案。多学科紧密协作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整合优势资源攻克疑难杂症的诊疗理念。
术后,任女士恢复良好。困扰她十年的剧烈疼痛得到了前所未有地缓解,夜间睡眠质量显著改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吴海涛主任医师介绍,SCS手术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团队将继续对任女士进行长期随访和程控管理,确保最佳的远期疗效。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解除了一位患者的痛苦,更取得了医院应用高科技神经调控技术治疗慢性疼痛的新突破。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11-03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9-15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