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中等个子,健谈多笑,做事干练,为人低调。作为电气工程师的他,率先提出了”消除辐射”健康生活方式,是“’消除’辐射系列产品”专利发明人、山东百川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百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百川益众”品牌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高级健康管理师、山东省残疾人康复学会第一届再生医学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40年的电力专业知识沉淀以及20年对辐射与健康的研究,促使他对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机理及如何防护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解决方案。
研究防辐射
2025年,山东圣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实,给笔者引荐了王海。王海的公司在山东潍坊,那是一个三层楼小院,简洁而内涵深刻的格言式宣传语扑面而来,文化墙上的公司吉祥物“神宝”是个威风凛凛的帅气萌娃,一块牌匾显示山东百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潍坊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单位。
王海,1969年生于山东省莱州市驿道镇三岔口村。曾就读于上海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1990年—2013年,他先后在两家央企发电厂实习、工作。2013年,王海创办山东百川电气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他又创办了山东百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2023年,其注册商标“百川益众”。2020年,王海重新定位他的公司,转型做有利于健康的事:山东百川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山东百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销售,给各种场所提供消除电磁辐射污染的综合治理方案、定制化服务。
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钻研生产技术,让王海在发电厂屡建奇功,时常作为专家被周边的发电厂请去做技术指导,为他后来创业成为民营企业家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王海善于学习、把握科学前沿的先进专业技术。例如,1994年,厂里投产一个三层楼高的变压器,端子电流超过1万安培,由发电机带动向外输电。1998年秋天,王海觉察到这个设备有异常,就独自用简陋仪器连续检测了四五天,通过复杂计算,判断C相端电阻偏大。他将情况汇报给厂里,厂里也无法维修便请来保定变压器厂的专家董师傅来帮忙。在王海做完汇报后,专家让王海换个新的仪器再测,验证无误,最后还是在拆开设备后发现里面少一个弹簧垫,而且设备上已经有了麻点,说明是厂家组装时就出错了。
在企业文化墙前,王海向笔者介绍道:“你看,这个卡通形象很有精气神,名叫‘神宝’,寓意‘神气宝贝’,是咱们‘百川益众’的品牌象征,它头上长着两片绿叶,戴着透明的护眼罩,胸前有个画着接地符号的护心盾牌,脚踩大地,右手握着显示数据是0的电磁辐射测试仪,左手竖起个大拇指点赞。”之后,他继续介绍说:“在2020年—2022年这3年疫情期间我看了很多书,2023年还考了个‘高级健康管理师’。在发电厂,我是做强电的,干的是高压电;如今搞大健康,为了做电子元器件,开始研究弱电。”电磁辐射是什么?王海解释道:“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磁能生电’,这便是电磁感应。同一年,法拉第根据电磁感应发明圆盘发电机,让人类开始了人造电的工业化生产,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磁时代。我认为,电磁辐射污染、身体远离大地,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孩子们的体质断崖式下降尤其是近视眼猛增的主要原因。”
公司职员王世梅、王晓升给笔者做了一个对比实验:1.室外,在22万伏的高压线下、距离地面1米,感应电场强度是1594V/m。2.室内的台灯插排还没使用时,仅测环境电磁辐射,人体对地电压是190mV,这是本次实验的基础值,后续的测量拿它作对比。3.使用普通的台灯插排,人体对地电压5340mV,而眼睛处的感应电场强度是1500~1535V/m,相当于室外22万伏高压线下、距离地面1米处的强度。4.使用“百川益众”防辐射的台灯插排,人体对地电压是180mV,测得距离台灯或插排任意位置5厘米处的感应电场强度都是000.0V/m。
王海总结说:“这个实验表明,‘百川益众’台灯插排不但自身无辐射还能屏蔽和消除部分环境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这是‘百川益众’防辐射专利产品的核心优势。”他进一步解释说,在指定的检测条件下,“百川益众”台灯插排检测的感应电场强度、感应磁场强度和电磁波辐射数据显示为零。
大病悟使命
王海给笔者看了一些惨不忍睹的照片,拍的是2009年—2019年他得了一种并发症很多的怪病。2020年,他发现自己的病有可能是电磁辐射导致的,他怀疑是跟他长期在办公桌前不正确使用电脑和充电看手机所遭受的电磁辐射以及不接地的生活方式有关。
2009年,王海40岁,从这一年开始持续10多年他始终处于烦躁、焦虑、抑郁甚至无望的状态。2009年之前,他的身体也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都没有2009年这么严重。2009年是他人生的一个关键性节点,身体开始出问题: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人总是感觉迷迷糊糊,头也晕呼呼的;再加上常年牙疼,让他的脸肿了、变形了;失眠多梦,一下床就站不住了,天旋地转;耳鸣,脾胃虚寒,不敢吃凉的;从大腿根部到小腿的后侧皮下出现粉红色斑块,面积由小逐渐变大,医生说是紫癜;小腿肚子,稍微一揉,破皮出水;两只眼原来视力一直非常好,右眼视力突然下降到只有0.4;他还患上了脚气,手脚干裂且冰凉,脚趾缝里裂口子,特别疼。王海说,那段时间他经常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腰膝酸软,全身没力,如同脚踩棉花,情绪也特别烦躁,焦虑抑郁,心动过缓,低血压。“除了牙疼消炎后能有点效果之外,其它的症状,西医治疗几乎没作用。”
2016年国庆节,王海想回老家,结果却因为病得厉害走不了,连车子都没法开。既然西医不管用,他就去看中医。中医大夫一号脉给他断定,不是某个器官的问题,而是整个身体的问题,还得吃中药。据他说,黄连黄芪,吃了一个半月才喝出苦味来,病情有所改善,但不彻底。于是,痛定思痛,王海决定开启自救之路,他判断,电磁辐射和不接地气可能是现代人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怎么自救?
王海说他开始研究《黄帝内经》。“看不懂、看不进去,就从网上学,看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双庆教授在中央电视台主讲的《黄帝内经》。随后,我又向李义召教授(留美博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济南房干康复医院院长)、钱学江主任(某集团军医院放射科原主任)、潘智芳教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学教授)等人请教。”2017年,王海开始吃中药,做电磁理疗。到了2018年,他又开始做推拿针灸,坚持了一年,“不过,每天下午去推拿理疗,做两个到两个半小时后全身轻松舒服,第二天又恢复到原样。”
王海说3年疫情是他最困难的时候,产品研发困难重重,每天都在烧钱,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于是,他持续投入,抵押房产,动用全部家当,好在全家人都支持他。不过考虑到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跟着他一块打拼事业的伙伴,王海认为自己不能倒下,他不是那种颓废躺平的人。而且他始终坚信,冥冥之中肯定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能让身体好起来。
2019年5月,他偶然用上一种接地床单,躺到床上后倒头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神清气爽,他认为找到了拯救自己的方法。又经过一两天,他感觉光接地气还不行,因为他发现了辐射问题。孩子在家里的台灯下学习,他检测了一下,孩子身上带4伏(4000毫伏)的交流电。从电力专业讲是安全电压,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和人体微弱的生物电相比,该电压数值显著偏高。特别是孩子的手放在电脑的键盘上,身上的感应电压达到80伏交流电。王海非常吃惊,孩子也是学理科的,一说就明白了。从那以后,孩子把笔记本电脑放到阳台、客厅去充电,充了四五天,孩子的气色好了、脸色红润了。通过“接地气”、消除辐射危害,王海原来牙龈隐隐作痛的感觉没有了,他觉得找到了拯救自己的“钥匙”,也发现了现代人亚健康、慢性病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的重要原因——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不“接地气”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个发现,他堪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于是,从2019年年底起他开始研究电磁辐射。
王海试用过的接地产品,除了床单,还有汽车坐垫,这让他开车跑长途觉得不累不烦,头脑清醒。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回到了16年前,也就是2009年之前的状态。2020年,王海判断自己的病是电磁辐射导致的,同时发现原先的产品“接地”不彻底,觉得仅仅使用接地床单还不够,如果环境不改变,就仍然会被电磁辐射包围,疾病就会复发。于是,王海开始改造环境,决定自己研发“防辐射,接地气”产品,让孩子和自己重获健康。
2019年,王海看到了美国畅销书《接地气》(Earthing)的中文版,第一作者克林顿•奥伯,跟他一样的是,作者也当过电气工程师,也都是大病之后开始研究健康,改行创业。王海是学电力专业的,立即就能明白书中“接地气”的原理是人体与大地之间达到“等电位,同频率”的状态。这是要求人体的对地电压为0或者接近0毫伏,实现“人体与大地的有效连接”;如果人体的对地电压越高,那么辐射越严重、危害越大。这本书认为,尽管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生老病死,但是“接地气”会让人“生得优,活得久,病得晚,走得安”,地球就是原始的“消炎药”。人类疾病80%是因为慢性炎症引发的,其中就包括“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而发炎是人体内的多余自由基导致的,自由基被称为“万病之源”。地球为人体提供了大量电子,减轻或阻止了因自由基过多而导致的炎症发作。2023年,王海提出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地气、营养素”的观点,这也是他的健康哲学“理念”。
2019年年底,病中的王海开始研究开发产品。最初以德国的高端灯具为参照,自行开模具、改电路,在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工艺标准等方面遇到诸多困难,耗时两年多还是放弃了原方案。之后,他把一个普通的台灯改造成具有消除辐射危害的台灯。他说,以往看书学习时间久了,眼前会一片发白,看不清,但是用了改造过的那个台灯后,立马就看得很清晰了。他坚信自己是对的,于是开始全身心研发新产品。2020年疫情刚一好转,王海带领团队立马着手立项开始研发“零辐射产品”。2020年至2023年,王海完成了手机充电器的样机,还自己开模具制作充电器外壳与电路板,不断地在摸索解决工艺、材料、标准等问题。然而,没想到2022年却成为王海最困难、最艰难的时期,不仅产品没做出来,还面临继续投入的情况,一个月甚至要花10多万的研发费用。直到2023年年底,他们终于获得了国家产品强制认证、无辐射报告等资质证书,“我们之前的样机仅供亲友使用,2024年我们的产品终于能正式上市。”这几年,王海带领团队,获得了5项消除辐射危害专利技术,研发了5款消除辐射危害产品。
之后,他给笔者又介绍了一个人:李植学,72岁,在公司负责后勤。李植学介绍说,他和王海的祖先都是从山西洪洞的大槐树迁到山东莱州的,自己在老家种菜从不打农药,做饭还很好吃。。2019年2月,李植学“住”进王海的公司,他用上接地床单,睡得很香。“6年来我从未感冒,也不频繁起夜了,尤其是在改善生活方式后,静脉曲张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更让人吃惊的是,李植学和王海一直也没有被新冠病毒“困扰”过。据介绍,王海的爱人也在发电厂工作,长期受过敏性湿疹困扰,在观察到王海身体状况好转后,她尝试了相同的方法,发现自己的湿疹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王海说:“2009年大病至今,‘消除电磁辐射的危害,探索健康人类的方案’逐渐地成了我的‘半生所悟,使命所在’。最近这5年,我干了一件事就是率先提出了‘消除辐射’健康生活方式理论。对此,我主张:消除辐射危害,人体有效接地,让普通人正常地衰老,而不是加速衰老!”
归根养生学
王海认为,中医讲的经络、西医讲的心电图脑电波,都是生物电的体现,所以,他致力于在中西医之间搭起一座对话的“桥梁”。他进一步提出应该增加一个“生物电系统”,纳入“人体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再纳入生物电系统。
王海介绍道,1791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尔瓦尼,通过实验发现了“生物电”。1952年,德国物理学家舒曼发现有一种波由地球的雷电所激发,这种波称作“舒曼波”,频率7.83赫兹,与睡眠波的频率接近,被比喻为“地球的心跳”或“地球的脑电波”,调节着人体的生物钟,能助睡眠。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和失去与大地有效连接,破坏了舒曼波与睡眠波的同频共振,导致人体的生物钟紊乱而致病。在《312经络锻炼法》一书中,作者祝总骧教授用生物学、电学、隐性感传三种办法说明祖先发现的14条经络是真实存在的。而在王玉玲博士的著作《生物电医学与中医》中谈到:“经络的生命性,表现在经络存在于活的生物电体内;当人体死亡时,经络就会随之消失。”
王海说:“有人讲‘中医亡于中药’,根据是很多人吃药不管用了,其实这是因为现在‘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个外因与古代不同了。即使扁鹊在世,使用李时珍采的药,给现代人来治病、调理,扁鹊也会怀疑自己的医术。这是失配性疾病在中医上的体现。现代社会,电磁辐射污染使人身体带上了感应电却不能及时释放,导致生物电紊乱,容易生病。所以,要防治电磁时代的失配性疾病,就必须从更高维度来看问题,这个维度便是生物电。”
对于什么是“失配性疾病”?王海解释道,这是他从《人体的故事》这本书里看到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缓慢进化的身体和文明进化的冲击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疾病。在王海看来,这种病其实就是人类的身体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引发的疾病。“《人体的故事》一书就举例说明,人类大约6000年前发明了书写,但普通人长时间阅读是19世纪才发生的事。我们的眼睛显然不是为长时间阅读进化而来的,电子产品的普遍应用更是雪上加霜,近视成为一种现代高发的失配性疾病。”
王海认为,始于1831年法拉第开创的电磁技术,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电磁辐射污染问题——这种污染看不见,摸不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长期直接作用于人体,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我国对此高度重视,《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要求,“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王海进一步介绍说,1952年国外已有雷达作业人员出现晶状体损伤的病例报告。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环境电磁场与公共健康》报告指出:“鉴于电磁辐射的普遍存在,全球人口均暴露于不同强度的电磁场中。即使其对健康的影响程度较低,也可能带来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若存在不可逆的健康损害,其造成的经济与健康损失将尤为严重。”
王海说:“目前,大部分国家只有关于电磁辐射防护标准的立法,并没有对电磁辐射的危害做深入研究。根据我的经验,国际国内对电磁辐射污染的衡量标准还需要修订。比如,不能仅以热量单位来衡量,因为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有三:一是热效应,来自高频辐射;二是非热效应,来自低频辐射;三是累积效应,即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累积。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主要是热效应(高频辐射)和非热效应(低频辐射)的叠加。”
打开大屏幕,王海对有关“电磁辐射”问题做了详细解读:
1.按来源分,可分为自然辐射与人造辐射。2.按频率分:一是电离辐射,比如核爆炸、宇宙射线、医院X光、CT、放射性矿物等,产生放射性损伤,改变基因,导致癌变;二是非电离辐射,又分两种:其一为高频辐射,比如雷达基站、信号塔、路由器、手机信号、WiFi信号、5G通信基站、微波炉等,产生热效应,使人体升温。其二为低频辐射,比如高压电线、普通台灯、手机充电、电脑充电、电磁炉等,产生非热效应。
王海介绍说,中国的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定,室内的高频辐射限值不超过40μw/cm2。随后,他拿来电磁辐射测量仪,测量了笔者开机状态下的手提电脑,使用两孔充电器时的感应电场强度1700V/m。王海说,频率在0~100KHz之间的,属于极低频电磁辐射,比如电磁炉在利用电磁感应产生涡流加热食物,会释放极低频电磁辐射。世界卫生组织将极低频电磁辐射与苯烯、电焊烟雾一同列为2B类潜在致癌物。
公司职员王世梅、王晓升以及王迪、魏凯蕾,带领笔者在室外室内,用辐射测试仪、万用表测量了不同辐射源的相关数值:1.220kV高压线下,距离地面1米处,感应电场强度1900V/m,人体感应电压5000mV。2.普通的台灯、插排,感应电场强度1700V/m,人体感应电压3000~5000mV。3.平板电脑、充电中的手机,感应电场强度1500~1700V/m,人体感应电压15000~80000mV;4.电热毯、通电床垫、电炕板、电磁理疗垫等用电产品,感应电场强度1800V/m,人体感应电压30000~80000mV。5.空调、电视机、电风扇、电吹风、打印机、冰箱等电器,人体感应电压600~5000mV。
王海说,2020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规定:“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家庭成员相互关爱,形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影响健康的因素,认为健康是60%生活方式+17%环境因素+15%遗传因素+8%医疗因素。《接地气》一书也提到:“从当代人的身体健康来讲,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健康的。我们身体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可见,“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最大因素。因此,王海决定从“生活方式”切入来研究人类在电磁时代的健康之道。
“如今的病人为何越治越多?抬眼望窗外,王海自问自答道:“说明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理念已经走入误区——重治疗,轻预防;只治不防,越治越忙。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远离大地的生活方式,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决定深入研究这一理论——‘消除辐射’的健康生活方式,重点侧重于预防和消除由人造电磁辐射造成的失配性疾病。消除辐射危害,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一个关键,是守护现代人身心健康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基本途径。如何做到?要从中华传统文化讲的道、法、术、器四个层面入手。”
王海的探索创新收到了颇多的好评,比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学工程科原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生物全息诊疗仪”发明人安骏给予高度评价。也是因为认识到王海提出的健康理念的重要性,山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再生医学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义召教授,2023年推荐王海成为该专委会常务委员。潍坊市科技局原副局长、潍坊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会高级顾问张振广,他对王海的评价是:“‘’消除辐射’健康生活方式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理论创新,又实现产品落地,代表未来健康的一个方向,你具备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良好素质。”
种子虽小,可望成树;男儿自强,国家之福。王海希望将他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实践纳入一个新的研究范畴,并将之命名为“归根养生学”,“研究电磁时代如何更好地养生。归根,出自《道德经》‘归根曰静’,意思是回归本源。”
王海表示,“归根养生学”的提出,虽然是尚处于研究阶段,但也给人们对熟视无睹的辐射危害敲响了警钟,兴利除弊,利国利民。他期望更多人加入科学探索,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1-18
人民网-人民日报2022-06-27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