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南纬》
2025年1月,一部名为《北纬,南纬》的驻外题材文学作品综合集出版发行。3月底,该书作者袁海厅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时代强国》栏目采访时介绍说,这部作品和他此前出版的作品主题一脉相承,既是对他个人人生的阶段性总结,也是献给所有驻外同胞和中外友谊使者的致敬之作。新书的出版和栏目的播出让袁海厅走入更多人的视野,也激发了许多人进一步了解这位中英文双语作家的浓厚兴趣。
袁海厅及其出版的英文长篇小说《幸运人酒吧》( 英文名:The Lucky Man Bar)
1986年,袁海厅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的一个普通小乡村,200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10年毕业后一直任职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水电十一局。2011年至2024年,他先后被外派至尼泊尔、赞比亚、莱索托等亚非三国,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上塔马克西水电站项目、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波利哈利输水隧洞建设项目,从事翻译、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
2011年以来,袁海厅凭借自身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特长,以及由国家、企业提供的广阔平台,始终致力于通过文学创作、文化合作、公益行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增进中外友谊、助力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作为一名央企职工为社会作出了富有时代意义的贡献。
文学搭桥 连通中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驻外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极大激发了袁海厅的创作欲望,并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2013年以来,袁海厅出版了《河之南·山之南》(四卷本)、英文长篇小说《幸运人酒吧》(英文名:TheLuckyManBar)、《北纬,南纬》等中英文独著6部,参编《踏海而立——水电十一局国际业务实施三十周年》。这些跨文化叙事著作,生动展现了中资企业职工驻外的工作与生活、中外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无论在作品数量、时间跨度、地域广度、题材丰富性、体裁多样性、语种差异性方面,还是在作品的连续性、完整性方面,均属国内所少见,是中国驻外题材文学的重要收获。
2022 年 6 月 3 日,袁海厅应邀拜访赞比亚青年、体育与艺术部部长埃尔维斯·恩坎杜,并向其赠送《幸运人酒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首部非洲和南亚题材原创英文长篇小说,《幸运人酒吧》填补了多项空白,出版后受到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赞比亚相关政府部门、赞比亚主流媒体、中外各界读者和专家学者的广泛欢迎、高度认可和大力推荐。该书不仅在赞比亚连锁书店上架销售,还被赞比亚国家档案馆永久收藏。第94届赞比亚农业与商业展览会期间,赞比亚青年、体育与艺术部展馆专门展出该书,多个国外读书平台推出该书的电子书和有声书。赞比亚和尼日利亚学者撰写的书评分别在赞比亚大学和剑桥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发表,将该书推入国际主流学术视野,提升了中国原创英语文学和亚非题材文学的国际影响力。
2022年5月,《幸运人酒吧》新书发布会在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行。时任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赖波在致辞中表示:“中赞人文交流前景广阔。正如作者所讲,这本书凝聚了中赞两国学者和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是两国文化交流的又一典范。……他们和本书作者袁海厅,以及在座的各位都是中赞两国人文交流的‘大使’,是中赞关系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力量。中赞两国需要更多‘民间大使’,通过平凡人的不平凡努力,续写中赞传统友好的成功故事。”赞比亚青年、体育与艺术部艺术司司长埃丝特·恩甘比在致辞中表示:“据悉,此类作品在赞比亚尚属首创,期待中赞两国作家秉持同样的精神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以进一步增强两国之间的联系。目前,赞比亚人民和中国人民已通过《幸运人酒吧》这一桥梁,开始加深彼此的文化交流,希望由此能够进一步拉紧中赞两国之间的艺术纽带。”
赞比亚大学艺术、语言与文学研究系系主任奇拉·奇拉拉博士在书评中写道:“袁海厅描写的非洲——特别是赞比亚人的生活,为其他中国作家的非洲书写铺路,这是一种卓越的贡献。在书写非洲或其他异域文化方面,他为外国小说家处理‘局内人-局外人’的二元对立关系提供了范本。”尼日利亚乌卡里联邦大学语言与文学研究系系主任伊格内修斯·楚克乌马教授在书评中写道:“袁海厅的作品揭示了一系列对于我们理解当代中非关系至关重要的问题。从文学角度看,该作品为开中国非洲(英文)文学之先河奠定了基础。……小说还强调了当地人对中国侨民持有的独特友好态度,强调中非人民的和谐共处,他们之间的交往并非基于肤色,而是根植于彼此之间的尊重、互助及合作。此外,《幸运人酒吧》还大力宣扬了中国对促进非洲大陆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该书仍是袁(海厅)对当代中非关系最好的献礼。本人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文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所有有意愿深入了解中非文化交流盛况的非洲人民和其他各界读者。”
2024 年 12 月 31 日,袁海厅在赞亚官方报纸《民族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一条文学的文化纽带》
文化筑台 共奏华章
驻非工作期间,袁海厅除了笔耕不辍进行双语文学创作外,还在出版、设计、电影、音乐等文化领域主动探索、大胆尝试民间合作的新路径,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幸运人酒吧》从编辑校核、装帧设计到出版发行等环节,实现全流程本土化运作,成为中外深化出版领域合作的典型案例;电子书、有声书在国外主流读书平台推出,进一步拓展了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袁海厅分别与赞比亚和莱索托青年设计师联合设计了《幸运人酒吧》封面插图及波利哈利输水隧洞建设项目联营体企业文化徽标,并作为联合制片人,与两名赞比亚青年导演合作电影各一部——《巴纳·钱达》(英文名:BanaChanda)和《灼心》(英文名:ServicetoHeart),两部影片均荣获或入围多个电影节奖项。2025年1月,袁海厅担任总策划,与赞比亚和莱索托艺术家合作的音乐专辑《幸运人酒吧》在国内外多家流媒体音乐播放平台发行。专辑涉及中非友谊、文化融合、家国情怀等多个主题,是新时代中非音乐合作的代表性成果。
此外,袁海厅敏锐洞察国际传播形势、新需要,主动联系和开拓赞比亚主流媒体资源,牵头与赞比亚国家广播公司(国家电视台)、赞比亚新闻通讯社、《赞比亚时报》等当地官方媒体建立媒企合作关系,为它们提供大量新闻线索和素材,并适时邀请其管理人员及记者到企业参观采风。同时,他果断起用新闻专业出身、具有一定媒体从业经验的当地人作为专职外宣主管,并组建由该主管负责的融媒体部,努力推动属地化传播。随着多项创新举措的实施,一系列客观反映中非务实合作、人文交流、企业社会责任的报道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英文媒介源源不断地触达万千外国受众。他还将这种“走出去”“引进来”双管齐下的交流理念运用到其他合作实践中。例如,他不仅带队到当地高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参观交流,还邀请当地智库、培训机构专家为企业开展各类讲座和培训。这些富有成效的合作成果,标志着袁海厅在努力开创跨国文化合作新局面、深入探索中资企业国际属地化传播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目前,袁海厅正在就推进小说《幸运人酒吧》影视化改编事宜,与中外影视界人士保持沟通和交流。该书的出版发行及其与衍生产品形成的“文学+音乐+电影”跨媒介融合和IP开发模式,为深化中外文化合作增光添彩,并生动印证了他为自己定下的座右铭:“成为一块砖,稳稳地填补一片空白,无那空白有多小,总是值得的!”
2017年8月17日,袁海厅(右三)参加首届中国—津巴布韦—赞比亚职业伦理与企业文化研讨会,并作为中资企业代表发表主旨演讲
文心载道 传播公益
了解袁海厅的人都知道,他不仅满腹才华,骨子里还透着传统文人的仁爱品质,是个助人为乐的好青年。2015年以来,他和姐姐——中国科学院博士、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袁金华连续10年资助甘肃庆阳贫困女生9名,其中5名已成功考入高校。除了发放助学金,他还时常向她们赠送励志、益智、陶冶情操的课外书籍,并给她们写信,鼓励她们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和社会。
2025年1月,《北纬,南纬》出版,袁海厅第一时间向中国电建集团所属相关单位、河南睢县图书馆、睢县回族高级中学,以及河南工业大学校友会、图书馆、外语学院等单位开展捐赠活动。春季开学后,他还委托庆阳市妇联,向庆阳市图书馆进行捐赠。“世界读书日”前夕,庆阳市妇联联合市图书馆举办“吉庆阳光·同悦书香”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并将部分该书赠予参加活动的家庭。袁海厅特地写下《写给庆阳同学们的一封信》,与陇东的莘莘学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勉励他们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甘肃省妇联官方微信公众号“萤火虫邮箱”爱心妈妈寄语栏目分两期发表了这封充满温度的“家书”。
驻非工作期间,袁海厅曾担任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领事协助志愿者,并先后策划或组织为赞比亚和莱索托当地政府、社区、学校、机构开展物资捐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20余次。其中一次,他自发号召中国同事为赞比亚贫困社区捐赠旧衣物,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取得超出预期的效果。正是通过这一点一滴的公益行动,他助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受到当地政府、社区和媒体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为中国企业海外履责实践提供了示范案例,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正面认知。
2022年5月,袁海厅在《幸运人酒吧》新书发布会上郑重承诺,将捐出该书所有收益,用于资助赞比亚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开展艺术项目、实现艺术梦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赞比亚青年、体育与艺术部专门致函,对他的善举表示感谢和赞赏。
2025年8月,2025年度赞比亚青少年文学奖颁奖典礼筹备期间,袁海厅应主办方赞比亚Bespoke(出版社)的请求,向其迅速提供了赞助,受到赞比亚青年、体育与艺术部和赞比亚国家艺术委员会的高度赞扬,主办方专门致函表示感谢。同月,他加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月捐为救灾”计划,致力于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困境儿童持续提供人道主义帮助。
2013年以来,袁海厅还结合自身经历,以文化公益的方式,积极分享经验和心得。2017年8月,他应邀参加首届中国-津巴布韦-赞比亚职业伦理与企业文化研讨会,并作为中资企业代表发表主旨演讲。他曾以主讲嘉宾身份做客河南工业大学第二十四期大学生论坛、第二十九期青年面对面活动“争做新时代中外友谊与中国民间外交的使者”,以及睢县回族高级中学“感受文学脉动,领略作家风采”和“我们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等论坛或讲座。公益与文学、文化相辅相成、深度融合,逐步形成“文学创作-文化合作-公益反哺”的完整生态链,丰富了社会公益事业的时代内涵。
实践的意义在于出真知,而真知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近年来,袁海厅结合自身深耕领域,尝试开展多元学术研究,先后在《国际工程与劳务》《国际公关》《中外企业文化》等期刊发表《人力资源属地化探索——以中国电建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部为例》《“一带一路”背景下个体人文交流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索实践》和《新时代中央企业国际属地化传播路径的有效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电建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为例》等学术论文,基本形成“个体叙事-企业实践-国家战略”三级研究框架,为相关领域从业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驻外人生十三载,“民间大使”展情。2024年12月,袁海厅在《赞比亚时报》《民族日报》等赞比亚主流媒体发表署名英文文章《一条文学的文化纽带》,深情回顾了在赞比亚工作、生活的近7年时光,以及为促进中赞人文交流与文化合作作出的尝试与努力。文章发表后,受到当地各界人士的一致欢迎。他们为袁海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挚情感所动容,对他心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探索意识与实践精神表示敬佩和赞赏。
纵观袁海厅的“十三载”人生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文学创作、文化合作,还是公益行动、学术研究,其内在动力始终是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今,“十三载”不仅没有画上句点,反而变成了新的起点;“民间大使”的内涵,也在袁海厅探索更多可能的中外文化交流实践中不断丰富。新的人生旅途上,袁海厅将把更多使命和担当装进行囊,砥砺跋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宽阔道路。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1-18
人民网-人民日报2022-06-27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