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评 > 正文

中华英才时评 | 岂能把服兵役当儿戏?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宋金甫 2025-10-07 20:13

据2025年10月7日央视网报道:“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一名“05后”新兵马某某因拒服兵役受到7项严厉处罚,包括纳入失信名单、不得考公考编、罚款86400元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名2005年出生的年轻人,今年3月应征入伍,却因不能适应部队严格管理,多次递交离队申请。尽管部队、征兵办、家长等多方反复教育,他仍拒绝履行兵役义务。户口簿上深深的“拒服兵役”四个字,将成为伴随马某某一生的烙印。

维护兵役严肃性

马某某面临的7项处罚,涵盖了个人信誉、职业发展、学业进修、经济负担和公众形象多个方面。处罚包括: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失信名单,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户籍“兵役状况”栏永久注明“拒服兵役”字样。此外,他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和办理升(复)学手续,取消义务兵优待政策,并处86400元罚款,其行为及惩处结果还被作为反面典型向社会通报。这些处罚并非无据可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七条,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服现役且拒不改正的,将受到相应惩戒。

参军报国非儿戏

马某某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个别青年因怕苦怕累拒服兵役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案例反映了部分年轻人担当意识的缺失和意志力的薄弱。军队是庄严的场所,军纪如山,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任何国家都有严格的军队纪律,这是不容挑战的铁律。拒服兵役不仅耗费部队各级干部极大精力,更可能影响其他新战士的情绪,产生破窗效应。

淬炼方能成钢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俗语揭示了军旅生涯对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军人之所以受到社会尊崇,正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常人未曾经历的艰辛,承担了保卫国家的重任。青年一代要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有力量,国家才有希望。既然选择了参军,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履行义务;既然接受了祖国重托,就必须经受住军队熔炉的淬炼。马某某的案例为那些把参军当儿戏的年轻人敲响了警钟。严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旨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对广大青年而言,既然选择了军装,就应当咬紧牙关,在淬炼中成长,而不是轻言放弃,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难以抹去的污点。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时评 | 央企入驻雄安,千年大计迈新程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09

中华英才时评 | 岂能把服兵役当儿戏?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07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