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网评 > 正文

中华英才时评:干部选拔须斩断腐根,让“带病提拔”无处藏身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宋金甫 2025-09-08 12:01

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对“带病提拔”干部选用过程进行复盘倒查,这一表态直指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沉疴积弊,不仅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对选人用人机制的深刻反思,更释放出强化干部监督、净化政治生态的强烈信号。

“带病提拔”是干部选拔中的顽疾,其背后往往隐藏着考察不实、程序空转、监督失效甚至利益输送等问题。黄强强调“关口前移”“复盘倒查”,意味着干部监督不再局限于事后追责,而是向前延伸至选拔全过程,通过倒查机制追溯责任链条,从源头上堵住漏洞。这种做法既是对中央反复强调“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吏”的坚决贯彻,也是对公众关切的积极回应——选人用人不仅关乎政府公信力,更直接关系国家治理效能与群众切身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同时提出“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鼓劲撑腰”,凸显了监督与激励并重的治理智慧。反腐败并非抑制干部积极性,而是通过清除“劣币”保护“良币”,让真正有为的干部在清白环境中放手工作。这种“扶正祛邪”的思维,有助于打破“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惰性循环,推动形成“干净者上、担当者进”的政治生态。

干部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仅靠一次会议或一项政策难以根除。黄强指出“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土壤尚在”,正提醒我们制度建设需常抓不懈。复盘倒查若要真正落地,需进一步细化倒查程序、明确责任主体、公开典型案例,并将结果与干部考核、晋升机制挂钩,形成闭环管理。唯有如此,才能让“带病提拔”无处藏身,让“德才配位”成为干部选拔的硬标准。

从吉林一省之举看全国之治,干部监督正在从“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深化,从“事后追责”向“全程防控”转型。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责编 李媛】

【评论】金沙江畔,巧家康养正扬帆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7-25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