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妙手王开选,以笔为犁,深耕于水墨天地。其作气象恢弘,笔墨间吞吐山河之壮阔,亦流淌时代之清音。他挥毫泼洒,不仅勾勒自然之形神,更熔铸家国情怀与人文哲思于一炉。这幅幅饱含深情的画卷,正是艺术家以赤诚之心映照山河、镌刻时代的生动印记。
王开选 ,字苍天,号懒夕,国画大师汤文选入室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徐悲鸿文化艺术专修学院名誉院长。
王开选致力于中国写意画研究,并精通诗、书、篆刻等,其画风简练,具有古拙、朴实、苍劲、浑厚、博大的独特风格。
《人民日报》评论:“其泼墨大写意作品,立意狂放不羁,博大高远,阅世俗,达天外,独树—帜,是悟意与达意完美结合,总能冲击人的视觉,震撼人的心灵,在‘不似之似’中达到了大写意的高度”。
墨韵铸风骨 ,丹青见真章
——王开选艺术作品赏析
单国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与开选相识二十余载,犹记初逢时,其画作中奔涌的艺术生命力便瞬间攫住了我的目光。而今再度展卷,内心的震撼依然翻涌如潮。执笔为文,既是老友间的惺惺相惜,更是为画坛能有这般卓然大家而击节赞叹。
开选自幼与笔墨结缘,数十载寒暑未改初心,始终深耕中国大写意画领域。他不仅在绘画上造诣深厚,更兼通诗、书、篆刻,堪称当代艺坛的通才。其性格豪迈豁达中藏着细腻灵秀,恰似他的画作——笔锋起落间,既有古拙质朴的苍茫之气,又不失奔放洒脱的灵动神韵,在留白与浓墨的交织中,勾勒出空灵悠远的意境,真正实现了“景中生情,画里藏诗”的艺术境界。
观其泼墨大写意人物画,能清晰窥见传统文脉的深厚滋养。他汲取黄慎笔姿的雄浑奔放,承袭梁楷“减笔”的洒脱不羁,又融入八大山人的孤傲清逸。但开选绝非简单承袭前人,而是在粗犷豪放中融入细腻笔触,赋予作品独特的个人印记。寥寥数笔,人物的音容笑貌便跃然纸上;大笔泼墨间,形体虽经夸张变形,神态却愈发鲜活生动。笔下“头陀”宽衣大肚、憨态可掬,蹒跚步履中仿佛藏着禅意哲思,尽显以简驭繁、形神兼备的深厚功力。
在大写意山水画创作中,开选同样独辟蹊径。他打破传统山水疏离冷寂的固有范式,将山川草木化作可触可感的情感载体。简练古拙的线条勾勒出山峦筋骨,苍劲浑厚的墨色渲染出天地气韵,画面中既有“咫尺千里”的宏阔气象,又不失“会心处不必在远”的亲切意趣,真正做到了集众家之长而自成一格。其作品将诗书画印熔于一炉,在狂放不羁的立意中,实现了“人书合一,诗画相生”的至高境界。
开选的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却又超越生活表象。他以独特的笔墨语言,将内心感悟淬炼为一幅幅直击心灵的佳作。真正的艺术家,往往甘于在孤寂中修行,在诗韵、禅意与笔墨精神的对话中,打磨出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在功利浮躁的当下,开选始终坚守内心的纯粹,这份“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品格,恰似源头活水,滋养着他笔下每一处灵动的墨韵。
他的作品给予观者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审美享受,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那些难以言喻的感动,正是艺术最本真的魅力所在。当时代呼唤真正的艺术大家,或许不是那些喧嚣一时的“明星艺术家”,而是如开选这般,在诗、书、画、印领域默默深耕,甘于“大隐隐于市”的人。他们的艺术之光,终将穿透时光的尘埃,在美术史的星河中熠熠生辉。
(单国强,1942年2月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后于故宫博物院从事业务工作。长期主攻古代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研究,撰写发表文章百余篇,著有《古画鉴赏与收藏》《戴进》《中国绘画史·明代》《中华艺术通史·明代美术》《古画鉴定》《巨匠与中国名画·任伯年》等多部专著,在书画研究领域成就斐然 。)
【责编 李鹏】
2025-08-01
2025-08-01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