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人生 > 正文

琴书茶堂 一曲琴吟深圳魄,一笔连起千家福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梁林华 2025-11-03 12:55

党仑

归壹先生本名党仑,祖籍陕西韩城,幼年随父在甘肃兰州军营成长,曾长期任职于贵州某煤矿企业。他与传统文化渊源深厚,后拜名师成为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牙舟陶、好花红3个项目的传承人,同时精通古琴经典传统曲目演奏。在书法造诣上也颇有成就,弘扬中国茶道文化更是身体力行。

在充满科技与创新活力的都市中,深圳市回归壹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党仑以“归壹”为号,打造“琴书茶堂”,将古琴、笔墨、茶香融为一体。突破传统边界,以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最终在科技与传统的碰撞中,创作出文化传承之歌《深圳拾魄》,让千年文化在现代都市中焕发新彩。

党仑书法作品——“福”字

一词一曲铸魂魄

在城市脉络中找寻文化坐标

深圳不仅是科技之城,更有深厚文化底蕴。党仑创作的《深圳拾魄》诗词,以古琴配《我和我的祖国》的吟唱,唤醒城市文化记忆。诗词中,惠州西湖边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旷达,伶仃洋畔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梧桐山上感悟伟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豪情,与深圳的创新精神交融,勾勒出城市的文化灵魂。

一笔一创显福禄

当传统文化遇上深圳创新

深圳作为创新之都,创新是其发展的灵魂。党仑深谙此道,他认为传统文化传承不能固步自封,需与时代接轨。“琴书茶堂”的创新理念便是以古琴艺术与时代弦歌吟唱相结合,让古老琴音焕发新魅力。而党仑作为笔墨丹青的传承者,创作的《葫芦娃丹心福》书法作品更是创新典范,该作品获国家版权局版权专利。《葫芦娃丹心福》书法作品,是用一笔写出一个饱含情感的“福”字,以“福禄”谐音为创意核心,将人形葫芦娃与道家宝葫芦意象结合,书写时用天然原矿朱砂与浓墨融合,一笔而成。左边葫芦娃丹田吐瑞寓意天地人显瑞受禄,右边宝葫芦丹心福田寓意藏丹送福,通过动漫、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方式呈现,让传统吉祥文化以新颖形式走进大众视野。 

同时,原矿朱砂印泥的制作更体现对传统的创新传承。党仑发现市场上多为工业化印泥,便依照古籍方子,选用上好朱砂研磨,与艾绒、老蓖麻油、冰片等原料混合,历经三年手工搅拌、暴晒、调和,制成的印泥呈现天然朱砂色泽,具有火烧留痕、水浸不化的特性,无化学添加,用于盖章经久不褪色,按手印易清理且无害,既满足实用需求,又承载了传统的文化寓意,是对传统工艺的现代复兴。

一器一墨见初心

多重身份下的文化坚守

党仑身负多重亮眼的文化身份,其核心角色便是古琴艺术的坚定守护者。多年来,他深耕古琴领域,不仅擅长演绎《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普庵咒》等传世经典琴曲,更突破传统,在“弦歌吟唱与古琴演奏融合”方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他还积极开展古琴培训,致力于打破古琴艺术的“小众壁垒”,让这门千年非遗技艺走出“深闺”,在更广阔的大众视野中奏响雅音,助力更多人感受古琴艺术与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党仑同时还创作了《隶书千字文辨识与赏析》一书,以繁体字、简体字、异体字对比呈现,搭配四言诗解和创新注解,解决了书法初学者字体转换难题,为书法教育开辟新路径。该书已由贵州省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中小学生和书法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他还是茶文化的传播者,在古玩城经营茶叶生意,以茶为媒,传递东方生活美学。

“我想把古琴、书法这些传统文化精华,和茶堂结合,打造一个有特色的文化空间。”带着这样的初心,“琴书茶堂”在深圳古玩城落地生根。这里不仅是售卖商品的店铺,更是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原创书法作品散发墨香,原创古琴曲与雅音萦绕耳畔,地道中国茶的清香沁人心脾,紫砂壶、融合书法元素的小摆件等物件,处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韵味。 

一脉一业谋长远

构建传统文化产业化蓝图

党仑的文化传承之路并非停留在单一维度,而是着眼产业化发展,让传统文化以更可持续的方式传承。他计划将琴棋书画、诗词等传统文化元素先以产品形式呈现,再与深圳的AI人工智能、动漫演绎、影视制品制作等创新领域结合。例如,通过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文化内容,用AI技术开发相关应用,与动漫、影视合作呈现传统文化故事,走“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的产业化道路。

目前,“琴书茶堂”已在抖音等平台开展内容传播,参加文博会寻找合作伙伴,汇聚专业人才共谋发展。从原创产品到文化IP,从线下茶堂到线上传播,党仑正逐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传统文化生态空间,让“琴书茶堂”成为深圳文化创新领域的一个特色品牌。

结语

让文化之光照亮未来

在深圳这片创新沃土上,党仑和他的“琴书茶堂”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传统与现代。他用古琴奏响文化传承的旋律,以笔墨书写创新发展的篇章,借茶香传递东方生活的智慧。这里,传统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融入现代生活的鲜活力量;创新也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让文化基因焕发新生的催化剂。

 党仑认为,深圳人在快节奏生活中面临精神压力,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诗词等,能排解心理纠结、缓解压力。“琴书茶堂”便是提供这种精神滋养的空间,让人们在品茶、听琴、赏字中,感受“慢修行”的力量,实现快节奏与慢生活的平衡。

党仑真诚地说,如果想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寻找一处文化港湾,想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碰撞的魅力,不妨走进深圳古玩城的“琴书茶堂”。在这里,听一曲古琴吟唱,赏一幅笔墨丹青,品一杯清香茗茶,让千年文化的温暖,浸润现代生活的心灵。相信在党仑的努力下,“琴书茶堂”将为深圳文化多样性增添一份力量,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新的实践样本。

深圳拾魄

文/党仑

你是来到深圳

要去不远的地方

擢清泉兮惠州西湖

可想起一位诗人

他贬居

三年就在此

留下了

不朽诗篇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如今体会

人生苦难

泪水化微笑

天地玄黄兮魂魄

已永远留在了

这片土地

一蓑风雨

趣在东坡

慰我彷徨


你要是来到深圳

要去不远的海边

零汀洋潮起潮落

可想起一位诗人

他泣望

崖山殉国魂

留下了

不朽的诗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如今海风

阵阵吹来

泪水依旧咸

宇宙洪荒兮魂魄

已永远凝聚了

浩然力量

正气歌朗

宇赐天祥

唤我觉醒


你要是来到深圳

要去不远的高山

梧桐日出东方

可想起一代伟人

他创建

一个新中国

留下了

不朽的诗篇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如今赞叹

日日又新

过去和未来

日月盈昃兮魂魄

已永远吸引了

世界目光

中华文脉

深圳雄起

励我儿郎



琴书茶堂 一曲琴吟深圳魄,一笔连起千家福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5-11-03

葛臣作品赏析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31

葛臣作品赏析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31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