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假期被南通濠河夜画圈粉,之后又看到很多短视频发布的崇川区寺街新景,我直接坐不住了,昨天下午天气依然很炎热,但我还是被寺街诱惑,寺街有点类似于苏州的平江路,位临南通繁华的商圈南大街一路之隔。
南通寺街,是一条寻常巷陌,白墙黛瓦间,不知斑驳了多少幽静的岁月。青石铺就的悠长古巷,承载着江海文化的历史记忆。老街旧巷,它们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如今这里在时光里重新绽放芳华。曾经沉寂的城市角落,蝶变为古韵与新景交融、历史与时尚相汇的“城市会客厅”。
南通一直是一个工业城市,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用相对来说滞后,但是,通过近几年的文旅项目的打造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崇川文旅重塑了城市存量资源,让沉淀的老建筑演绎着这座城市的底蕴与活力。这里给我的感觉不是改造,是唤醒;让城市记得来路。历史文脉与都市烟火交融,潮流风尚与在地文化共生,一条穿越百年的街道风华再启,一街藏万象 ,寺街和濠河水陆相连,必将共同构筑了南通文旅的骨架与灵魂。
通过国庆节期间的了解和实地探访,咱们南通的旅游资源正在被焕发新生。
虽然我在南通生活了20多年,昨天我是第一次走进天宁寺、第一次走进寺街,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无数次路过人民路、南大街,也知道天宁寺,但就是不知道从哪里进去。昨天我是大开眼界,原来,南通的旅游资源就藏在这市井的烟火中。如此深厚,如此丰富多彩。南通的红色文化是那么的惊心动魄,红军第十四军秘密联络点和通海特委秘密机关就在寺街。看后,给我的印象是:一条寺街,就是一段南通城的历史。
这个国庆节我看得最多的就是南通,昨天我一直在思考,崇川区不但是南通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而在南通整个文旅方面崇川区绝对是“扛把子”“领头雁”,崇川区文旅重要性事关整个南通文旅的成败,把崇川文旅做好“以点带面”基本就做好了南通文旅。
我谈一点想法和大家分享参考。
崇川区区位优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千年濠河环绕,江海第一山耸立,江海大地的文旅灵魂正于此地跳动。
在南通旅游版图上,崇川区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这里汇集了南通最精华的旅游资源:狼山与濠河,一山一水,刚柔并济,共同构筑了南通文旅硬核资源。
作为南通的主城区,崇川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版图上的心脏,跳动着一座城市的文脉与未来。
崇川区,作为南通市的核心区域,集中了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自然与人文资源。
江海交汇的独特地理,赋予了崇川别具一格的旅游魅力。
南通最具代表性的两类景观:是以狼山为首的五山森林公园和千年流淌的濠河风景带。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五座山峰拔地而起,雄踞江边,构成了秀丽无双的山水风光,那是“天然水石盆景”啊!
其中狼山最为峻拔,为五山之首,也是长江由海入江的第一名山,人称“江海第一山”。
与山相对应的是水。濠河,作为全国唯一的护城河5A景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国内仅存的四条古护城河之一。它位于市中心,环绕老城,仿若一串项链,被誉为南通城的“翡翠项链”。
一山一水,构成了崇川区旅游的核心要素,也成为了南通文旅最鲜明的标识。崇川区虽仅占南通市一小部分土地,却聚集了全市最具份量的旅游资源。数据显示,崇川全区国家A级景区上升至11家,还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项目等多元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是南通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更是吸引外来游客的核心动力。
狼山风景区作为南通人气景点,山上树木葱郁、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千年古刹广教寺、骆宾王墓、三仙祠、支云塔等。
登上山巅可俯瞰长江,风光极佳。狼山是中国的佛教名山,这里的佛教建筑遍布全山,是祈福胜地。
濠河风景名胜区则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环濠河而立的博物馆群串珠成链。华灯初上时,泛舟夜游,让人顿觉“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
南通博物苑更是不可忽视的文化地标。作为张謇于1905年创办的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它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多元整体于一身,花木四时不同,馆藏纵观古今。
这些密集分布的精华景点,使崇川区成为南通旅游资源的富集地,也是南通文旅能量的核心释放区。
南通天宁寺,这座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年)的千年古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现存三座唐代寺庙之一。其核心建筑群以金刚殿、大雄之殿为主体,这些建筑不仅在木构架形制上独具特色,更在斗栱做法和屋面工艺上展现了显著的宋代风貌。大雄之殿还是宋徽宗赵佶亲笔所题。如今,这座千年古刹和寺街完美融合,形成了崇川区文旅的新地标。
改造升级后的濠河和寺街,真正让崇川区实现了“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和美之地,
市委市政府对政策措施精准聚焦崇川区,凸显了崇川区其南通文旅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当然,崇川区文旅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恰恰从而证明了强化崇川区文旅建设的必要性。例如,濠河与五山滨江片区尚未形成深度串联,资源利用率不高。寺街还有更多的空间布局没有优化。佛教文化、江海文化、崇川福文化等资源尚未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产品。
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是关键。推动全域旅游的良性发展。强化全域串联打造,秉持“城水相依、山水相连、文脉相融”的理念,一体化推进濠河风景区与五山片区、唐闸片区、市北片区的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
以濠河为轴线串联五山滨江、唐闸工业遗存、都市田园度假区等片区,打造“水陆联动”的文旅廊道。同时,要焕发文化魅力,推动博物馆与非遗、文创等元素的结合,提档博物馆的研学品质、文化内容和旅游价值,促进游客的二次消费。
崇川文旅做活了,南通文旅就会迎势而上。游濠河、探寺街回来给我最大的感触崇川区区委区政府确实在文旅项目做足了功夫,盘出了细活,老街焕发新生,濠河重新披彩,主城区的文旅资源“活起来”、消费市场“热起来”、城市品牌“亮起来”,网上的好评多起来了。
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濠河游船上聆听千年水道的故事,在狼山山顶俯瞰长江奔流入海的壮景。在寺街喝一杯咖啡,吃一块地地道道的南通臭豆腐.....
崇川区推动南通旅游业态不断“上新”,正如一颗璀璨的江海明珠,在南通文旅版图上散发夺目光芒。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09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0-08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