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然,男,1963年8月出生,山东高密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国家一级书法师。1989年7月至今在烟台大学任教,2003年至2018年,先后在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现更名为烟台理工学院)担任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李相然教授自幼酷爱书法,从临曹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碑帖开始,继而深入学习邓石如、吴昌硕、邹德忠、刘炳森、孙其峰、张又栋、刘云鹤等著名书法家的笔墨技法,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与厚重古朴的隶篆书体紧密结合,技艺日臻纯熟,造诣渐趋鼎盛。自2013年至今,个人书法作品参加十余次各类书画展,个人专场书画展1次,受到同行专家好评。其作品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2018年卷);2017年4月,荣获第八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2018年11月,荣获中国第十届书法国画大赛三等奖;2019年6月,获评国家一级书法师称号。2022年8月,个人书法集《一代名家》出版发行;2023年4月,《寄理笔墨》育人悟语和书法合集由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4年8月,中国艺坛名家雅集《大家风范》出版发行;2024年12月,百度网站、搜狐网站和鸿界艺术公众号以“《时代印记》——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李相然”为题做专门报道;2025年4月,书法作品入编《中国书画通史》(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2025年4月,《中华百杰名人录·书画卷》出版;2025年5月,百度网站、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和鸿界艺术公众号等媒体以“百杰人物——李相然”为题专门报道。许多书法作品被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等国外友人收藏。
书法的核心法度在于“笔法”,赵子昂有用笔千古不易之论,书圣则有穷研篆籀,功省易成的体会。何以故?因为书法用笔无论是各种形体,都存在着中锋用笔的核心原则,而篆书一体恰是中锋历练的根基,无论赵子昂还是王羲之,都有通过历练篆书,达成中锋完美的论证。当代著名书法家李相然先生,习成碑帖功夫,循因篆书一体,取法泰山碑的正大气象,参意峄山碑的生动圆活,执笔写秦风铁篆,最有中锋用笔的精气神。他解锁了书道秘籍,让书法修养可以结构进书法文化的龙脉,起笔落笔写中锋,不偏不倚作精神,《美意延年》一派金书锦字,《上善若水》可见正大气象!
李相然先生大著其名的书坛历练,除了篆书一体的精研覃思,还在于他对隶书一体的习成的不遗余力。他的隶书琢磨取法多元,既受碑字的风骨影响,又见帛书的洒脱加持,带着追寻汉风的执着,深度研究隶书的笔墨法度,又相当重视隶书的学术研究。作为一名当代著名的文人书法弘扬者,他以博士的修养,以教授硕士生导师的高度,作着书法创作与文化弘扬的双重努力,成为当代书坛可以令书道渊妙代代传承的大手笔。
楷不练欧,隶不练曹。书法习成有这样的规劝。这并不是说“不能练”,而是规劲书性不足者要避免去攀碑帖的最高峰。攀而不成,时日空耗,以至于自损信心。李相然则完全不同,他自幼酷爱书法,书性超人,觉悟书道相当透彻,所以他历练隶书就坚定是选择了以曹全碑为主体法本,把学成隶书最难的路径走得相当通畅,若《进德修业》俯蚕头仰燕尾,一波必三折而过,一竖常隐锋而成,左取掠势,右成挑势,在相当强调笔墨书写效果的过程中,把隶书写得丰姿多神,可谓是上下非齐平,左右非方整,平曲有别,高低有趣!
时人写隶书,有两种流弊需要克服。一是容易把隶书写得粗头乱服,很不雅观。二是容易把隶书写得千篇一律,形呆意僵的印刷体,失去了书法是艺术的属性。现在看李相然先生的隶书作品,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绝非呆板的印刷体,也非粗糙的江湖体,而是带着文人书法的书卷气息,成为儒雅唯妙的艺术真相!所以,在他的隶书作品里游目骋怀,足以极书法审美的视听之愉。着实令人赏心悦目,越看越有滋味,越品越觉得汉隶风骨如虬龙之蜿蜒,觉得笔墨风度似鸾凤之徘徊。形神兼备,尤贵于神!
丰姿多神书秦汉,明心见性录心经。他的隶书还参意着乙瑛碑的疏朗以及张迁碑的朴茂方整,再透过对隶书大家邹德忠、刘炳森、孙其峰、张又栋、刘云鹤的博涉多取,写成了独树一帜的李家风貌。高古不失时尚,典雅常见风范。专业品质与学术属性相当突出,执笔用隶书录《心经》,写得遂心应手,明心见性。是谓美学欣赏的琼花主蕊,亦为艺术品收藏的和璧隋珠!
著名评论教授——田继学
作品赏析: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26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26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