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丨2025年了,我们还需要佩戴口罩吗?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4-03 10:54

在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期间,戴口罩成为日常出行的标配,大部分人都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但是最近我们发现,周围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少了。公交地铁上,很多人咳嗽、流鼻涕也不戴口罩,日常上班上学戴口罩还会显得跟周围人格格不入。有人说都2025年了,谁还戴口罩啊;也有人说口罩有毒,戴多了口罩会降低免疫力。

关于一些网络视频宣传的“口罩里有消毒残留物环氧乙烷,会致癌” 已经被辟谣,我们日常佩戴的医用外科口罩不存在环氧乙烷残留物致癌的威胁。对于正规企业生产的口罩,大家可以放心使用。而“戴多了口罩会降低免疫力”更是断章取义的说法。专家不主张长期佩戴口罩,指的是不建议不分场合的长期佩戴口罩,是提醒大家不要“口罩迷信”,不过度依赖和盲目相信戴口罩。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国家。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此文中描述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不管是20世纪初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还是刚刚过去的新冠疫情爆发,口罩都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报告例数居高不下。在流感季节,佩戴口罩可以显著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2025年的流感季,流感在、新冠也在,还有水痘和麻疹,呼吸道防护不可松懈。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与感染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戴口罩不仅可以阻挡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减少被感染的风险,也可以防止病菌传播给他人,保护周围人的健康,降低疾病在人群中传播的可能性。

针对以下场景和人群,我们建议大家佩戴口罩:

1.医院等高风险场所:医院环境复杂,存在各种病原体,即使没有疫情,在医院的门诊、病房等区域,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保护自己和他人,通常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就诊、陪诊、陪护、探视,前往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监护室等场所,戴口罩是很有必要的。

2.公共交通工具:在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人员密集、空间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较差,容易传播病毒和细菌,建议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

3.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在商场、超市、电影院、会议室等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由于人员接触频繁,且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佩戴口罩可以起到防护作用。特别是在流感季节或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更应佩戴口罩。

4.特殊人群:对于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以及医护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易接触病原体的人群,为了保护自身健康,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和具体场合佩戴口罩。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不喜欢戴口罩。戴口罩遮住我们的面部,破坏个人形象和妆容,并且影响交流,甚至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尤其是运动时或本身心肺功能不佳的人,戴口罩会引起呼吸不畅、憋闷感。

以下一些情况,通常可以不戴口罩:

1. 个人处于单独空间时:如在家里、私家车等独立且没有外人的空间内。

2.在户外开阔场所、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如公园、广场、郊外等,人员不密集且保持一定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3.在进行一些剧烈运动时,如在户外进行跑步、打篮球等运动,戴口罩会影响呼吸,可以不戴口罩。

4. 特定的工作或生活场景:如通风良好的教室,学生座位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且周围人员无咳嗽、发热,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不过,即使在以上无需佩戴口罩的情况下,也建议随身携带口罩,以便在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密闭空间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能够及时佩戴,做好个人防护。

2025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名人、公众人物因流感去世,周围也会时不时传来一些让人感到意外、令人唏嘘不已的消息。在流感季,口罩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不可替代。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重要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室内通风,以及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综合预防呼吸道疾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张素艳(主管护师)、夏莹(副主任护师)、马芳芳(副主任护师),审核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钱浩(副主任医师)

【责编 李媛】


细胞谷里种新药

新华网2023-08-28

健康科普丨2025年了,我们还需要佩戴口罩吗?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03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