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粘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当易感个体接触特定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霉菌、猫毛等)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鼻腔黏膜出现炎性介质释放,从而引起鼻部一系列典型的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高,成年人约10%~30%,儿童部分国家达40%。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至少有4亿人患有过敏性鼻炎,且逐年增长。现在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案非常成熟,大体为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患者教育。因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有使用年龄限制和可能存在对胎儿的致畸风险,婴幼儿、备孕人群、孕早期人群可选择的治疗药物有限。有限的治疗药物选择无法完全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过敏性鼻炎控制不佳时,严重者可发生哮喘等并发症。中医鼻病序贯疗法(Sun's Sequential Therapy, SST),无需口服,安全无副作用,既能预防过敏性鼻炎又能治疗过敏性鼻炎,为婴幼儿和备孕人群提供新选择。
一、 婴幼儿过敏性鼻炎的西医治疗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抗组胺药治疗婴幼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婴幼儿以轻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为主,首选口服抗组胺药物。其中,<6月龄,盐水或海水鼻腔冲洗雾化等辅助治疗为主;6月龄至1岁,推荐西替利嗪(口服抗组胺药之一,婴幼儿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2至3岁,可选择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夜间鼻塞症状明显的患儿可联合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3至6岁,中重度间歇性和持续性患儿,可在口服药物治疗上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
婴幼儿时期,患儿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影响进食、睡眠,严重时诱发鼻窦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等,由于婴幼儿用药配合度差、可使用药物有限,疾病控制效果不如成年人。
二、 备孕人群过敏性鼻炎的西医治疗
妊娠3个月内是胎儿组织器官形成期,由于大多数药物均可通过胎盘,有的药物会引起胎儿畸形,最好不要口服药物。适龄男女在备孕过程中过敏性鼻炎发作,因不知是否受孕成功,用药时需谨慎选择,尤其是女性。备孕女性用药可按照孕早期孕妇用药指南执行。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发布了妊娠和哺乳期药物治疗的指导原则,该方法根据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结合对胎儿致畸的相关影响,将药物分为A、B、C、D、X五个安全等级。A级是指充分、设计严谨对照实验研究未能证实药物在妊娠早期与中晚期对胎儿有危害作用,B级是指动物实验研究未见药物对胎儿危害,无人体妊娠期充分、设计严谨对照实验研究;或动物实验提示风险,但没有进行人体妊娠早期实验研究。A、B级药物在妊娠期使用较为安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没有A级,B级为鼻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性布地奈德)、抗组胺药物(扑尔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色酮类药物。虽然孕早期B级药可使用,但根据收益/风险比,建议妊娠前三个月尽量不要使用西替利秦和氯雷他定。
备孕和孕早期人群因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有限的药物选择,多使用非药物疗法,致使过敏性鼻炎症状控制不佳,严重鼻塞、打喷嚏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加重孕反和心理负担。孙书臣教授团队在临床上应用中医鼻病序贯疗法治疗大量婴幼儿、备孕、妊娠人群的过敏性鼻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此方法无需口服,婴幼儿易配合,能明显缓解鼻塞、流鼻涕等症状。
三、 中医鼻病序贯疗法
过敏性鼻炎在中医称之为鼻鼽,是指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所致的,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堵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诸病源侯论·卷二十九》述:“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黄帝内经》云:“肺主鼻,开窍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是指由于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泄越,故喷而上出为嚏。中医认为肺脾肾三脏是人体水液运行输布的主要脏器,脏器虚损或受邪受冷后可致水液代谢失常,使其鼻流清涕;肺气虚寒或肾气不固可致喷嚏频发。故临床上鼻鼽多为虚证,少数为热证,常见证型有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证;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证;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证;肺经伏热,上犯鼻窍证。
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所得的方药按照一定的顺序,采取内外治法结合并贯穿始终的治疗方法。SST分为三步:煎药的蒸汽熏鼻、收集蒸馏液滴鼻、汤药内服。SST使用的中草药多为芳香类药物,含有大量挥发油成分,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过敏、抗病毒、抗炎、抗菌、消肿、排脓等功效。SST第一步,中药蒸汽熏鼻,即在煎煮中药过程中利用药物蒸汽熏蒸鼻腔,患者通过吸入药物蒸汽以达到治疗鼻病的一种方法。含有挥发油的蒸汽可大范围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反应,稳定肥大细胞,达到抗过敏的作用。蒸汽具有热度,可温肺补阳,常用的健脾补肺的中草药固护卫气。第二步,收集蒸馏液滴鼻,即是在煎煮中药过程中,在固定的时间段,收集蒸馏液作为中药挥发油滴鼻剂进行滴鼻。由于采用中医鼻病序贯疗法的每位患者的中药处方不同,故每人的蒸馏液成分不尽相同;蒸馏液随着年龄的不同,稀释比例有所差异,因此治疗的针对性更强。在煎药过程中所收集的浓度较熏蒸时的药物含量更高,而且滴鼻剂可直接接触于鼻腔黏膜,能够更好地起到抗菌消炎、收缩鼻腔血管、抗过敏的作用,还可以促进鼻黏膜的纤毛摆动,改善通气,减少过敏原在鼻腔内滞留时间。第三步,汤药内服。中药汤剂口服与熏鼻、滴鼻配合以达到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功效。因婴幼儿、备孕人群的特殊情况,治疗时中医鼻病序贯疗法不使用第三步,根据患者症状、鼻腔检查结果、舌脉等,使用第一步或第二步或第一步和第二步。
中医鼻病序贯疗法的药物组成多为芳香类中草药,没有影响肝肾功能、具有毒性和活血类药物,如辛夷、薄荷、白芷、黄芪、黄芩、防风、藿香、败酱草、紫苏叶等。无论时蒸汽熏鼻还是蒸馏液点鼻,在使用过程中婴幼儿易接受,长期使用配合度高;备孕人群无心理负担,孕早期也可放心使用。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中医鼻病序贯疗法,为婴幼儿和备孕人群提供一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新选择。
(作者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耳鼻喉科主治医师)
【责编 李媛】
新华网2023-08-28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15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