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锴,这位自少年时期便与画笔结缘的青年艺术家,从国画临摹的启蒙到油画创作的深耕,从墙绘工作室的创业实践到美术教育的薪火相传,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执着,在艺术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不仅书写着个人的艺术成长史,更以实际行动为艺术传承与教育事业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
一、艺术启蒙:从国画临摹到油画探索,萌芽初绽
谈及与书画艺术的结缘,徐锴的思绪瞬间回到小学五年级。那时的美术课,是他最期待的时光。他尤其钟情于国画,以工笔创作见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绘画大师徐悲鸿笔下的马,虽为黑白,却仿佛带着万钧之势向自己奔来,那种栩栩如生的真实感深深震撼了他。“当时想法很简单,觉得自己也能画出来,便开始临摹。”徐锴回忆道。然而,临摹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无论他如何努力,笔下的马都难以复刻徐悲鸿画作中的神韵。令人惊喜的是,班主任对他的临摹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他参加学校书画比赛。不久后,他临摹徐悲鸿的马不仅在学校展出,还荣获一等奖。这次经历,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他内心对美术的炽热渴望,也让他坚定了成为画家的梦想。
初中一年级,一位新美术老师的到来,成为徐锴艺术生涯的关键转折点。此前,徐锴在小学一直专注于国画创作,而这位老师擅长西画。老师的画作,即便只是黑白的素描,却展现出惊人的立体感与真实感,让徐锴为之着迷。他迫不及待地向老师请教,由此第一次听闻“素描”这个名称。回到家中,他便向父母表达了学习素描的强烈愿望。在父母与学校的支持下,徐锴跟随这位老师踏上了西画学习之路。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向他展示了众多油画作品,那些如照片般逼真、仿佛能将人带入画中世界的油画,让徐锴深深沉醉。从此,他对油画的热爱愈发浓烈。高中时期,他毅然选择艺术班,并凭借努力考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在大学的学习中,他临摹了达芬奇、塞尚、莫奈、梵高 等国外大师的作品,深入研究画面骨架、形体设计、光感、色彩骨架、色彩构成、质感等要素,逐渐形成了自己追求细腻、注重真实感的艺术风格。
二、创作理念:情感注入,让作品焕发灵魂
徐锴的作品常常以摄影照片为蓝本,通过对画面结构的改进,强化光感与质感,赋予作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他看来,一幅好的画作应该具有灵魂,而情感的注入则是赋予作品灵魂的关键。
以作品《烟雨江南》为例,徐锴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在画面结构上,他精心设计,将画面中间点往左边2厘米确定为中心点,并以此向两边构图。道路尽头的弯曲设计,巧妙地引发观者对画面后方的遐想;老旧墙面的色彩运用,生动展现出江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灯笼的点缀,为画面增添了喜庆氛围;朦胧的画面效果,精准地描绘出江南细雨蒙蒙的独特景致;云层中若隐若现的黄色,更是形象地表现出细雨将停、阳光欲现的微妙时刻。而撑伞女人这一形象的后期添加,成为了整幅画的点睛之笔,让画面瞬间充满活力,赋予作品灵魂。
当灵感匮乏时,徐锴有着自己独特的解决方式。他会走出工作室,走进大自然,用心观察世间万物,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归来后,他还会反复观摩大师作品,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寻找新的创作方向。
三、艺术风格:坚守学院派,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徐锴将自己的书画风格定义为注重视觉效果,带有明显的学院派特征,而这也正是他所坚持和喜爱的。在临摹名家作品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大师们在创作时倾注的情感,这让他更加坚信,一幅优秀的画作必须融入创作者的情感。
在传统书画技法与现代艺术理念的融合上,徐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艺术是相通的,就如同音乐有节奏,绘画也蕴含着独特的节奏。无论是传统技法还是现代艺术,都离不开“好看”二字,而这里的“好看”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和理解。他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让作品既能展现传统艺术的韵味,又能体现现代艺术的创新。
四、艺术传承:以教育为桥,以展览为窗
在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方面,徐锴积极行动,做出了诸多努力。毕业后,他先是创业开设墙绘工作室,用画笔为城市增添艺术色彩。而后,他选择开办画室,投身美术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
在画室的教学中,徐锴不仅教授绘画技巧,更注重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他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和绘画基础,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自由创作。他常常向孩子们讲述艺术大师的故事,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带领他们领略艺术的魅力。在他的悉心教导下,许多孩子从对绘画一无所知,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创作、表达自我的小画家。
此外,徐锴一直在寻找时代性的标志,试图用更直接、更实在的画面来表达时代特色。他计划创作一系列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并举办个人油画展。“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国家人民使用过的东西、拥有过的事物以及曾经存在过的文化。”徐锴满怀期待地说。他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推动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五、未来展望:深挖历史文化,创作时代印记
对于未来的艺术创作,徐锴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计划。他表示,接下来将深入挖掘我国的历史文化,以情感为纽带,创作出更多展现我国现存或已消失的时代性标志的作品。
他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记录历史的变迁,传承文化的脉络,让艺术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他深知,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但他依然充满热情与信心。“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用画笔描绘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徐锴坚定地说。
从国画到西画,从学生到老师,从创作者到传承者,徐锴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成长。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教育的无私奉献,对传承的坚定信念,不仅成就了他个人的艺术人生,更为书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徐锴能够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培育出更多艺术人才,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艺术简历:
徐锴 青年艺术家,200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艺莱墙绘工作室、龙游一起画艺术培训有限公司主理人。
徐锴墙绘作品《天地精华-黄精》
【责编 李鹏】
2025-07-10
2025-07-09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