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陶建群:深化育人内容的生动诠释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陶建群 2025-06-23 11:32

“三全育人”的时代背景下,延边大学食堂阿姨刘晓梅在毕业典礼上的脱稿演讲,犹如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高校教育中容易被忽略、但却又无比重要的角落,从而展现出全员育人理念的深刻内涵与强大生命力,具有非凡意义。

一、拓展育人主体,打破传统边界。传统观念里,教师是育人的主要力量,而后勤工作人员往往被视为学校的服务人员。延边大学让食堂阿姨刘晓梅登上毕业典礼的演讲台,这一举措打破了育人主体的传统边界,将育人的责任延伸到了每一位与学生有接触的校园成员。食堂阿姨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朝夕相处,她们以自己的方式关心着学生的生活。从阿姨刘晓梅的脱稿演讲中,让我们看到后勤人员同样是育人的重要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为学生传递着生活的智慧和温暖的关怀,丰富了全员育人的主体结构,使育人工作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师,而是贯穿于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关注生活细节,深化育人内容。全员育人强调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食堂阿姨刘晓梅的演讲内容,聚焦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如叮嘱毕业生“外卖少吃点”“别总拿泡面凑合”“难受别自己硬扛”。这些看似琐碎的话语,实则蕴含着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怀。在全员育人的视角下,这些生活细节同样是育人的重要内容。通过关注这些细节,学校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意识。食堂阿姨的演讲提醒我们,育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传递情感关怀,增强育人温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触动。食堂阿姨刘晓梅在演讲中所表达的情感关怀,是全员育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的话语充满了温情,让毕业生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可以成为情感关怀的传递者。这种情感关怀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他们在温暖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从全员育人的角度来看,情感关怀是连接师生、员工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能够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和校园氛围的形成,使育人工作更具温度和人性。

四、树立榜样力量,促进全员参与。食堂阿姨刘晓梅的脱稿演讲,为学校全员育人树立了榜样,激励更多的工作人员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这种榜样力量,能够激发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育人意识,促使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积极参与到育人工作中。在全员育人的大格局下,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育人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通过树立榜样,学校能够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让育人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和自觉行动。

综上所述,延边大学食堂阿姨刘晓梅的脱稿演讲,在全员育人视角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拓展了育人主体,深化了育人内容,还增强了育人温度,树立了榜样力量。这一创新举措,为高校全员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范例,让我们看到了全员育人理念在校园中的生动实践和无限可能。

(作者系资深媒体评论员)

 【责编 李媛】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