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的?讲授《鸟的天堂》如何描述鸟的天堂?
通过群鸟欢愉的场景,引出大榕树,以此来构思课堂。同时,她强调,不要过分的依赖现代多媒体,语文教学还是应该回归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
阳新县兴国镇中心小学在一次语文大集备活动中,语文老师柯县清的授课方式赢来同行们的赞许。
柯县清,中共党员,现担任五(5)班语文教学兼班主任。从教三十年来,扎根教学一线,全身心地钻研业务,先后获评阳新县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心得、班主任心得、课件等获省、市、县级奖;辅导学生在省、市、县举办的“中华魂”“强国有我”等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我爱我的事业
信念,像海燕一样坚定。
我生长在一个长辈慈爱,晚辈孝顺,家风淳朴,三观清明的大家族。
我的父辈,同辈中有十几个党员。“共产党员”这个响亮的称号,伴随着我的成长,也引领我成长的方向。
在三尺讲台上,我用心耕耘了三十个春秋,我由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老教师,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中层领导,并一直在教学一线兼任班主任。
这是我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忱和挚爱,也是中心大家庭给予我成长历练的空间,更是我对合格的“共产党员”最好的诠释。
我爱我所选择的教育事业,我忠诚于我崇高的信念,更愿为这份信念倾注一切,用心守护每一颗幼苗。
从教三十年来,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但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做到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
无论是三十年前在乡村教学,还是如今在城区教学,我始终走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路上。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也做到了“践行求真务实,严于律己,甘于奉献”,无论是十几年前刚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还是今日脚踏实地的践行活动,我始终不忘初心,走在这条光明之道上。
我爱我的课堂
工作,像蜜蜂一样勤劳。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我从不计得失。
在教学工作上,我敬业扎实、精益求精。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教学一线担任语文教学,无论是三十年前的初上三尺讲台时的青涩,还是现在现代化教学的便捷,认真钻研教材、吃懂吃透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是我永不退色的日常必修课。
我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轻松的课堂、是全员的课堂。这些年来,所带班级语文教学无论是校内素质测试,还是其他素质检测,每次都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绩。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积累了一定经验,每日面对琐碎的班务工作,从不抱怨,也从未消极。讲方法,讲实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真诚带动身边同行。
2020年接手四(5)班。报名时,发现这个班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特别多。此后,我特别为这些孩子建立了“互助友爱,加油成长”册,里面有我的家访足迹,更有孩子们每次活动照片、互助记录。
我爱我的学生
我执教生涯中,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一个叫明诺言的小女生,个头小,胆子小,单亲家庭,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每学期开学,她都是最后一个报名。三年来,她的伙食费都是我帮着垫付,最后一笔伙食费还是她小学毕业后一个多月,明诺言妈妈才转给我的。
疫情期间,线上班级工作我也从未懈怠,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各种表格的填写。期间,我充当了他们的家长,她们的妈妈。
今年,我们班又有一个父母都是弱智的特困生,党员下基层活动中,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她家。当我第一次踏入这个学生家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回到家后,我整理女儿的衣物、玩具、书籍等,再一次,在夜色茫茫中走进她家。
从怀揣梦想走上讲台,从此,“当一名学生爱戴,家长放心,同事信赖和领导满意的老师”成了我奋斗的目标。三十年的教学生活,沉淀下来的是无悔的青春和无数个勤奋求实的脚印,更是工作带给我无数个幸福时光和多彩的生活。
还记得一九九八年的那场特大洪水,学校成了汪洋大海。居民举家搬迁。所有学生被安置在不同的寄宿点。当时身怀六甲的我带领五十五个六年级的孩子,被安置在铁路小学。每到周末,我的家是孩子们的乐园。她们从家里拿来鸡蛋、老母鸡生火做饭,小院子常常引来邻居的羡慕。
这些年来,我最幸福的时光,是每个节假日,来自不同地方的电话、短信问候。一声声老师、一句句感谢,填补了工作之余多彩的生活,也激励了我继续前行的路。
2018年9月,因学校校园面积小、生源较多,部分班级需要调整到刚组建的三小。面对许多家长的不了解、学生的不愿意,我主动做起家长和年级老师的工作,在我的带领下四、五年级十二个班,近九百名学生来到新校址,缓解了老校区的压力,让孩子们在新环境下茁壮成长。
时光有故事,微光有力量!胸前的党徽已然是最好的注解与说明。今天的我仍担任班主任,仍坚守在教学一线,我将内心深处对教育美好的追求,化作坚守与执着,继续在工作岗位上用勤劳、智慧、责任、担当、情怀书写教育人生。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1-02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7-01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