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年一追思。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帮助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近日,云南安宁中学教育集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教育主线,开展了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当日上午,安宁中学教育集团各校区组织“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升旗仪式,以庄严之心追忆历史,以崇敬之情致敬英雄。校本部高2026届(9)班陈琛同学以《清明祭英烈 丰碑砺青春》为题进行国旗下演讲,她强调青春的价值在于担当,青春的力量在于奋斗,新时代青年要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安宁中学初中部2027届(9)班刘书赫同学和史康丽老师作《缅怀革命先烈 感恩幸福生活》主题演讲,号召同学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安宁中学太平学校郭桐老师作《缅怀先烈承遗志 英雄精神照前路》主题演讲,以云南本土的英雄故事呼吁大家把对先烈的追思化为具体行动,以青春之名传承英雄精神。安宁中学嵩华学校的学生代表们通过演绎松山娃娃兵的故事,深入学习娃娃兵的脊梁精神,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砥砺前行,立志成长为中华民族脊梁。
集团各校区结合自身实际,综合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团队教育活动。各中队、团支部开展主题队日、团日活动,通过观看纪录片、朗诵清明诗词、分享英雄故事、主题团课等多种形式深入理解清明节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在缅怀先烈中汲取奋进力量,感悟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担当,激励同学们以行动传承民族精神,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安宁中学嵩华学校通过“校园之声”红领巾广播引导学生思考先烈们的奉献精神对当代社会的意义,激发爱国热情。安宁中学校本部、初中部的学生走进安宁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零距离感受本土红色历史,了解安宁发展变迁和革命先烈们的奋斗历程。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青山有幸埋忠骨,碧水长流颂英魂。清明时节,全校同学怀着无比崇敬之情,肃立于烈士陵园的青松翠柏之间,追思先烈功绩;驻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展陈之前,汲取奋进力量。更有学子以“云端祭扫”新形式,在虚拟的纪念空间里献上真挚的哀思,让革命先辈的精神火炬在数字时代依然熠熠生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续不绝。
李红杰同学跟随家人来到昆明黑龙潭革命烈士陵园,在云南籍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王德三墓前肃立良久。晨光中,他庄重地举起右手,向革命先驱致以崇高的少先队礼。回家后,李红杰同学感悟颇深,他说“作为一名七年级学生,我要以王德三烈士为榜样,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在生活里,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我会努力学习知识,增长本领,这样才不辜负烈士们的付出。烈士虽已长眠,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 。
期间,大家还以笔为媒,以墨为情,将传统文化与青春笔墨的灵动气息完美融合,创作了一系列清明主题的书法、绘画作品,在横竖撇捺间感悟生命的厚重与文化的温度。当传统节日遇上青春笔触,既是对先辈的深情回望,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接力。
英雄虽已远去,精神永世长存。那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鞠躬尽瘁的革命先辈们,将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里,值得我们世代铭记与缅怀。莘莘学子执笔寄情,以字字真切的追思,书写着对英雄楷模的无上敬意;用句句肺腑的告白,传承着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云南安宁中学教育集团将“清明祭英烈”活动作为重要的德育实践课程,通过主题化、系列化的设计,构建起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体系。学校将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持续创新教育形式,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爱国主义教育,让革命精神滋养青春成长,使红色血脉代代相传,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精神根基。
(供稿单位:云南安宁中学教育集团各校区校团委)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8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8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3